二、名詞解釋(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學校課程
2.教學設計
3.課程論
4.學校教育制度
三、簡述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師生關系的本質是什么?我國社會主義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有哪些?
2.簡述當代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關系。
3.簡述學校教育產生的條件。
4.簡述我國教育法體系的幾個基本層次。
四、論述題(本題共1小題,共10分)
試述教育與兒童發展的關系。
五、案例題(本題共2小題,每題12分,共24分。)
1.11歲的李華娟因媽媽工作調動,拿著某縣教育局開出的轉學證到附近某學校報名注冊但被該校拒之門外。校方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與校長會議決定不相符,需要交納2000元的擇校費。李華娟同學由于家境并不富裕,交不起這筆錢,被迫在家失學達一年之久。后來李華娟拿起了法律武器,捍衛自己享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起訴至該縣人民法院。受案后,法院行政審判庭給予了高度重視,辦案人員從保護和關心少年、兒童成長和發展的角度出發,積極找有關部門調查、走訪,并采取先防預后執行等措施,令被告學校立即接受李華娟人學。就在開庭的前一天,該校領導在充分認識自身錯誤的基礎上,真誠、無條件地接受了李華娟入校。考慮到問題已圓滿解決,李華娟也主動撤回了起訴。
問題:(1)案例中所涉及到的法律關系主體有哪些?
(2)當事人違反了什么法律?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3)這個案例對我們有哪些啟示?
2.一次公開課過后,我把課堂上用過的精美卡片作為獎勵發給同學們,然后對他們課堂上踴躍的表現給予表揚。從這以后,我漸漸發現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振銘同學在課堂上的聽課狀態有了明顯的好轉。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母親說:“自從你給了他那個“特殊的獎勵,后,他對自己的要求嚴格了。”
詢問后,我才知道,我獎勵給同學們的卡片中僅有一張是最大的,在我按順序發的時候,恰好這張被宋振銘得到了,他回家后對母親說:“老師可能覺得我這節課表現最好,所以把最大的一張送給我”。現在這張卡片還貼在他的床頭,誰都不準碰。他說那是“特殊的禮物”。這位老師一次無意中的舉動,卻造成了一個“美麗的誤會”。
問題:請你就此案例談談你的看法。
同類試題: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