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小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我國第一部比較系統論述教育原理的著作是兩千多年前的
A.《大學》
B.《論語》
C.《學記》
D.《孟子》
2.影響教育事業發展規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的
A.生產力發展水平
B.政治制度
C.社會意識形態
D.經濟制度
3.20世紀早期,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對改造中國舊教育做出、偉大貢獻的教育家為
A.蔡元培
B.陶行知
C.楊賢江
D.徐特立
4.《學會生存》中說:“教育在歷史上第一次為一個尚未存在的社會培養新人。”這句話反映了基礎教育中的
A.基礎性
B.全民性
C.未來性
D.強迫性
5.我國唐代的教育家韓愈提出教師應“以身立教”,這樣的教師才會“其身亡而其教存”。這說明教師職業道德中的
A.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B.師愛
C.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D.職業信念
6.據我國心理科學工作者研究確定,小學兒童思維由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這一思維發展過程中的“飛躍”或“質變”的關鍵期為
A.6、7~11歲
B.7、8~11歲
C.9~11歲
D.10~11歲
7.小學兒童對教師懷有特殊的信賴感,把教師看作無所不曉、無所不能的人,愿聽從教師的教導,小學生的這種心理傾向稱之為
A.依賴性
B.獨立感
C.自制力
D.向師性
8.認為“學生對教師必須保持一種被動的狀態”,提出“教師中心”觀點的教育家是
A.赫爾巴特
B.杜威
C.夸美紐斯
D.斯賓塞
9.形成小學生審美能力認識基礎的是
A.感受美的能力
B.創造美的能力
C.表現美的能力
D.審美觀點
10.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備課、上課、成績考核與評定的過程中應嚴格遵循
A.教學大綱
B.教學目標
C.教學計劃
D.課程計劃
11.魯賓斯坦曾經說過:“思維通常總是開始于疑問或者問題,開始于驚奇或者疑問,開始于矛盾。”基于這一觀點,教學應遵循
A.啟發性原則
B.教育性原則
C.目標性原則
D.直觀性原則
12.遵循“問題→假設→推理→驗證→總結”這一程序的教學模式是
A.傳遞→接受式
B.引導→發現式
C.自學→輔導式
D.示范→模仿式
13.清朝政府宣布廢除科舉制度,興辦采用班級上課制的學校是在
A.1901年
B.1903年
C.1904年
D.1905年
14.認為“不論我們選教什么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主張讓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基本結構的教育家是
A.詹姆斯
B.布魯納
C.斯金納
D.桑代克
15.馬卡連柯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同時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一個人”。這句話說明了德育的
A.教育與自我教育的原則
B.滲透和熏陶的原則
C.尊重與嚴格要求的原則
D.一直性與連貫性的原則
16.將學習水平由低級到高級排列為六級水平即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的教育家是
A.華生
B.羅杰斯
C。西蒙
D.布盧姆
17.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
A.備課
B.上課
C.課外輔導
D.成績評定
18.班級在紀律、規范、班風、輿論以及人際關系等方面預期要達到的標準為
A.教育目標
B.管理目標
C.教學目標
D.教育目的
19.我國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的
A.剩余價值學說
B.資本和商品的學說
C.勞動力價值學說
D.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20.個體在不同的年齡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這就是身心發展的
A.差異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階段性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