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小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7)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20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紐斯
C.赫爾巴特
D.贊可夫
2.“我們敢說日常所見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這一觀點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學論》
B.《教育漫話》
C.《愛彌兒》
D.《普通教育學》
3.推動教育學發展的內在動力是——的發展。
A.教育規律
B.教育價值
C.教育現象
D.教育問題
4.“活到老學到老”是現代教育——特點的要求。
A.大眾性
B.公平性
C.終身性
D.未來性
5. 是全部教育活動的主題和靈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針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標
6.全面發展的核心內涵是
A.個性的自由發展
B.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發展
C.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D.學生各門功課成績均好,不偏科
7.兒童身心發展有兩個高速發展期:新生兒與青春期,這是身心發展一規律的反映。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8.“嚴師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反映出人們選擇教育方式受到下列哪種理論的影響
A.遺傳決定論
B.環境決定論
C.輻合決定論
D.心理決定論
9.下列法律中含有規定我國小學生法律地位條款的是
A.《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
B.《教育法》和《教師法》
C.《憲法》和《民法》
D.《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0.奠定了班級授課制理論基礎的專著是
A.《普通教育學》
B.《民本主義與教育》
C.《大教學論》
D.《理想國》
11.歐洲中世紀的宗教神學課程和工業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的課程屬于課程類別中的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綜合課程
D.融合課程
12.美國各門課程中多樣化的實踐活動,日本的綜合活動時間反映出對 在課程中地位的重視。
A.知識
B.能力
C.直接經驗
D.間接經驗
13.教學活動的本質是
A.認識活動
B.實踐活動
C.交往活動
D.課堂活動
14.把兩個及其兩個年級以上的兒童編在一個班級,直接教學與布置、完成作業輪流交替進行,在一節課內由一位教師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是
A.分層教學
B.合作學習
C.小班教學
D.復式教學
15.“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某老師把學生的回答的分12個饅頭的計算板書出來: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這一做法體現了
A.鞏固性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16.“矮子里找高個”、“水漲船高”是一種
A.相對評價
B.絕對評價
C.定性評價
D.定量評價
17.學校德育對政治、經濟、文化發生影響的功能即指
A.發展性功能
B.個體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會性功能
18.學校管理的基本途徑是 臣 習
A.教學法
B.溝通
C.教勞結合
D.協調
19.如果教育家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須首先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烏申斯基的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做好班主任必須
A.注意觀察
B.培養良好的班風
C.做好個別學生的教育工作
D.了解和研究學生
20.以實踐作業為主的興趣小組屬于
A.技術小組
B.學科小組
C.藝術小組
D.體育小組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