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簡答題
41.【答案要點】國家課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機構編制和審定的課程,其管理權屬中央級教育機關。國家課程屬一級課程。它編定的宗旨是保證國家確定的普通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普通教育的先進水平,規定學生應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體現國家對教育的基本要求,以保證教育的質量。這類的課程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由國家統一審定,非經批準,地方不得隨意變動。國家課程往往由專家(更多的是學科專家)來制定,采用研制—開發—推廣的開發模式,實施“中央—外圍”即“自上而下”的政策,以確保一個國家所實施的課程能夠達到統一、共同的質量。
42.【答案要點】人的身心發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理的發展,包括身高體重的增加,骨骼構造的變化,神經組織的變化等。二是心理的發展,包括認知和意向兩方面的發展,認知的發展指感知、記憶、思維等方面的發展;意向發展,指需要、興趣、情感、意志等的發展。
43.【答案要點】制定小學教育目的的依據是:
(1)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制定小學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
(2)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小學教育階段,其教育對象是6~12歲的兒童,而兒童期是一個人一生中發展最關鍵的時期.這段時期的身心發展對他們今后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小學教育要適應并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因此,小學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
(3)人們的教育思想。從根本上說,教育目的是存在于人的頭腦中的一種觀念性的東西,它反映的是教育者在觀念上預先建立起來的關于未來新人的主觀形象,因此,教育目的是一種理想。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心目中理想的人是個性全面發展的人,即精神和身體、個體性和社會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發展的人。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確立了科學的人的發展觀,指明了人的發展的必然規律,是我國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
44.【答案要點】遺傳的作用是:(1)遺傳素質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2)遺傳素質的差異是造成個體間個別差異的原因之一;(3)遺傳素質的成熟制約身心發展的水平及階段;(4)遺傳素質僅為人的發展提供物質前提,而不能決定人的發展。
45.【答案要點】
學生的受教育權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權、學習權和公正評價權。
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權是指年滿6周歲的兒童應入學接受義務教育,并受滿法律規定的教育年限,學校和教師不能隨意開除學生。
學習權是指學生有權利在義務教育年限內在校學習,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得以任何借口隨意侵犯或剝奪學生參加學習活動,諸如聽課、作業等的權利。
公正評價權是指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享有要求教師、學校對自己的學業成績、道德品質等進行公正的評價,并客觀真實地記錄在學生成績檔案中,在畢業時獲得相應的學業成績證明和畢業證書的權利。
五、論述題
46.【答案要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師生在教學內容的教學上構成授受關系。
從教育內容的角度說,教師是傳授者,學生是接受者,學生主體性的形成,既是教學的目的,也是教學成功的條件。對學生學習的指導,引導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師生關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關系。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專制型的師生關系,最終導致學生的被動性和消極態度,不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也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試題推薦:
在線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