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入相應的括號內)。
1、
衡量人們思想品德好壞高低的根本標志是( )。
A.道德認識.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為
2、
國家對學齡兒童和少年不分種族、膚色、宗教信仰、性別和能力,普遍實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礎教育稱為( )。
A.初等教育
B.平民教育
C.普及教育
D.義務教育
3、
德育的基本途徑是( )。
A.教學
B.政治思想教育
C.政治課
D.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4、
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獻是( )。
A.《論語》
B.《大學》
C.《學記》
D.《師說》
5、
在青少年學生的各個年齡階段中,少年期是指( )。
A.10、11-11、12歲
B.11、12-14、15歲
C.13、14-15、16歲
D.7、8-9、l0歲
6、
學科標準是指課程計劃中每門每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也稱( )。
A.教學目的
B.教學計劃
C.教學課程
D.教學大綱
7、
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 )。
A.知與行的矛盾
B.外界多種良莠摻雜的教育影響之間的矛盾
C.學生的上進心與惰性之間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與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礎之間的矛盾
8、
小學教育所處的年齡段一般稱為( )。
A.幼兒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9、
普及教育始于()。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資本主義社會
D.社會主義社會
10、
小學階段是發展學生個性( )的時期。
A.并不重要
B.非常重要
C.沒有效果
D.最不會受外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