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師范大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練習分單元試題
教育心理學A第二單元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B 2.A(教材139頁下) 3. C 4.A 5.B 6.B 7.A 8.A 9.B 10.A 11.D 12.C 13.A 14.D 15.D
二、填空題(本大題每空1分,共10分)
16.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17.知識的獲得,知識的轉換,檢查知識是否恰當和充實
18.組織,適應
19.相關類屬學習
20.信號學習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1.(P118)學習(廣義):指學習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由重復經(jīng)驗二引起的對于那個情境的行為的變化,而這種行為的變化是不能根據(jù)先天的反應傾向、成熟或學習者的暫時狀態(tài)來解釋的。
22.(P87)發(fā)展:發(fā)展是隨著生理年齡的推移,作為經(jīng)驗和內(nèi)部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在個體的整個體系內(nèi)產(chǎn)生的機能構造上的變化過程。
23.(P97)組織:皮亞杰根據(jù)歷時半世紀的兒童發(fā)展的研究,認為人從他過去的生物方面繼承了兩種基本的行為傾向。促使過程系統(tǒng)化和組成連貫系統(tǒng)的傾向稱之為組織。
24.(P168)有意義學習:就是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知識建立非人為實質性的聯(lián)系的過程。簡言之,就是符號或符號組合獲得心理意義的過程。
25.(P176)下位學習:當所學的新知識相對于原有認知結構為下位關系時,新舊知識的同化作用就表現(xiàn)為新知識被吸收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去,充實了原有認知結構,新知識本身也獲得了再吸收新材料的力量,包括派生類屬學習和相關類屬學習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