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提出經典條件反射作用理論的巴甫洛夫是俄國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
2.D【解析】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映。
3.C【解析】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鐘表,它都是圓形的,這是知覺的形狀恒常性。
4.C【解析】教師在制作教學課件時,應注意字體顏色的搭配,這是因為色彩對比鮮明的刺激更易引起人的無意注意。
5.B【解析】不經重新學習就不可能恢復記憶的遺忘是永久性遺忘。
6.B【解析】本題考查了再造想象含義的理解,題干中表述的過程沒有創造的成分。
7.B【解析】聚合思維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從問題提供的各種信息中尋找最佳答案的思維方式。
8.D【解析】創造性思維是思維的一種特殊形式,是發明或發現一種新的反應方式。它要求重新組織概念,以便產生某種新的東西。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所進行的創造或發現,即使早已為別人所完成,但只要對其本人來說是新穎的,就是創造性思維活動。
9.A【解析】美感是人根據一定的審美標準對客觀事物、藝術品以及人的道德行為的美學價值進行評價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
10.B【解析】動機的強度與解決問題的效率之間呈倒轉的u型曲線。
11.A、【解析】道德認識是對道德規范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是個體品德的核心部分。
12.A【解析】“性善論”和“性惡論”所反映的觀點是遺傳決定論。
13.B【解析】13~14歲是學生品行不良問題的高峰期。
14.A【解析】相互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的思維水平和交往經驗。
15.c【解析】自愿到邊遠貧困地區支教是自我實現的需要,與低級需要并不矛盾。
16.B【解析】由排除法可推知。
17.D【解析】人是觀察的主體,同時又是被觀察的客體,也就是將自己的心理活動作為被觀察的對象。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這里的“省”就有自我觀察的意思。
18.D【解析】氣質是受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制約,并表現在人的心理和行為活動進行的速度、強度、穩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個性心理特征。
19.B【解析】“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這里的“秉性”也就是我們說的氣質。由于氣質與神經系統的先天或遺傳特征有關,因此,心理學通常認為,兒童的氣質類型是相對穩定的。
20.D【解析】人的身心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在于個體因素。
二、填空題
1.反射2.無意注意有意注意3.無意想象4.衰退說壓抑說5.判斷6.理智感7.從眾
8.教師9.直接接觸關系接受關系10.純音語音11.中等12.自我認識13.正態
14.人對現實態度體系15.年齡階段16.教師威信
歷年真題:甘肅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
考前多做試題:2014教師資格考試題庫,沖刺必做!!
國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師資格輔導,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一次過關!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