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個別化教學的典型模式有哪些?
①程序教學 ②計算機輔助教學 ③掌握學習
82、合作學習的特征是什么?
①分工合作 ②密切配合 ③各自盡力 ④社會互動 ⑤團體歷程
83、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取決于什么?
①教師、②學習、③課堂情境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協(xié)調(diào)。
84、影響課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①教師的領導風格 ②班級規(guī)模 ③班級的性質(zhì) ④對教師的期望
85、課堂管理始終制約著教學和評價的有效進行,具有什么功能?
①促進功能 ②維持功能。
86、正式群體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哪些階段?
①松散群體 ②聯(lián)合群體 ③集體(順序不變)
87、群體規(guī)范的形成經(jīng)歷了哪些階段?
①相互影響階段 ②出現(xiàn)一種占優(yōu)勢的意見 ③由于趨同傾向而導致評價、判斷和相應行為上的一致性
88、教師期望通過哪些途徑影響課堂氣氛?
①接受 ②反饋 ③輸入 ④輸出
89、課堂里的人際交往與人際關系是什么?
①吸引與排斥 ②合作與競爭
90、根據(jù)課堂紀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將課堂紀律分成哪些類型?
①課堂紀律的概念 ②課堂紀律的類型 ③集體促成的紀律 ④任務促成的紀律 ⑤自我促成的紀律
91、課堂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①學生 ②學習過程 ③學習情境
92、教學測量與評價的分為哪幾類?
①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②常模參照評價和標準參照評價 ③配置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 ④正式評價和非正式評價
93、教學評價應包括哪些方面?
①認知 ②情感 ③技能
94、常用的教學評價手段是什么?
①標準化成就測驗 ②教師自編測驗
95、標準化成就測驗的優(yōu)越性是什么?
①客觀性 ②計劃性 ③可比性
96、有效自編測驗的特征是什么?
①信度 ②效度 ③區(qū)分度
97、非測驗的評價技術有哪些?
①案卷分析 ②觀察 ③情感評價
98、評分的標準有哪些?
①絕對標準 ②相對標準
99、教師的成長劃分為哪幾個階段?
①關注生存、②關注情境、③關注學生三個階段。
100、簡述教師成長與發(fā)展的基本途徑
①觀摩和分析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活動 ②開展微格教學 ③進行專門訓練 ④反思教學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