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詞解釋
1.心理發(fā)展的年齡特征:指兒童在每個年齡階段中形成并表現出來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心理特征,是穩(wěn)定性和可變性的統(tǒng)一,是連續(xù)性和階段性的統(tǒng)一,也是順序性和方向性的統(tǒng)一。
2.延遲模仿:當刺激物出現后,不是立即模仿,而是過了一段時間以后,突然出現模仿行動。兒童的延時模仿和表象發(fā)展有關。
3.客體永久性:即能夠找到不在眼前的物體,確信在眼前消失了的東西仍然存在。在這之前,物體在兒童眼前消失,他就不再找了,似乎物體已經不存在。這是兒童處于智慧的萌芽階段的標志。
4.意志:指成人按照預定目的,有意識地調節(jié)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的心理過程。
5.性別角色:社會對男性和女性在行為方式和態(tài)度上期望的總稱。性別角色的發(fā)展是以兒童性別概念的掌握為前提的;性別角色屬于一種社會規(guī)范,是對男性和女性行為的社會期望。
四、簡答題
1.【答案要點】感知覺在幼兒心理發(fā)展中的作用,包括:(1)感覺和知覺是人生最早出現的認知過程;(2)兩歲前兒童依靠感覺和知覺認識世界;(3)感覺和知覺在3~6歲兒童心理活動中占優(yōu)勢;(4)幼兒的記憶、情緒屬于簡單的心理現象,主要與生理作用相關,包括視、聽、嗅、味、觸與平衡覺等。
2.【答案要點】成人在幼兒有意注意發(fā)展過程的作用襲現在:
(1)幫助幼兒明確注意的目的與任務,產生有意注意的動機,即自覺地、有目的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并且用意志努力去保持注意。必須對兒童有一定的注意的要求。
(2)用語言組織幼兒的有意注意。成人提出問題,往往能夠引導幼兒有意注意的方向,使幼兒有意地去注意某些事物。
(3)讓幼兒在積極的活動中保持有意注意。
3.【答案要點】人的動作主要是由神經系統(tǒng)的高級中樞支配,而神經系統(tǒng)的高級中樞正是人的心理活動所在。因此,兒童動作的發(fā)展和兒童心理發(fā)展有密切關系。特別是意志行動,其發(fā)展與兒童動作發(fā)展的關系更為明顯。因為,意志行動是有意識地支配自己的行動,而行動就是一系列的動作。沒有基本動作的發(fā)展,不可能產生意志行動,而沒有意志成分的參與,或所謂有意性的調動,動作也不可能發(fā)展和完善。
4.【答案要點】父母對幼兒性別角色和行為產生影響表現為:
(1)父母是孩子性別行為的引導者。在孩子還不知道自己的性別及應該具有什么樣的行為之前,父母就已經開始對孩子性別行為進行引導了。 ’
(2)父母是孩子性別行為的模仿對象。孩子自從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開始,一般會把自己的同性別父母作為模仿對象。
(3)父母對孩子性別行為的強化。父母對孩子性別行為的強化是兒童性別社會化的重要因素。從孩子剛出生,父母就用不同的方式對待男孩和女孩。
相關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