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詞解釋
1.生理成熟:是指兒童身體生長發育的程度或水平。
2.形象記憶:以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為內容的記憶。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稱“表象記憶”。直觀形象性是其顯著特點。
3.直觀行動思維:是指以直觀的、行動的方式進行的思維。
四、解釋心理現象
1.【答案要點】心理是在遺傳和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發展的。雖然黑猩猩和幼兒的環境相同,但遺傳素質不同,與環境作用的方式不同,所以黑猩猩不能形成與人類幼兒相同的心理。
2.【答案要點】兒童的注意具有不穩定的特點,新鮮的、生動的刺激容易引起兒童的注意。另外,兒童的想象也具有不穩定的特點。
3.【答案要點】感覺具有適應性,即刺激物持續作用于感受器而使其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題干中提到的情況屬于嗅覺適應。
4.【答案要點】題干中提到的是氣質“掩蔽現象”,就是指一個人氣質類型沒有改變,但是形成了一種新的行為模式,表現出一種不同于原來類型的氣質外貌。
5.【答案要點】題干中提到的現象體現的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差異性。
五、簡答題
1.【答案要點】意志與幼兒心理活動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意志與認識過程有意性有密切的關系。①意志是在認識過程的基礎上形成的。②認識過程有意性也是意志過程的成分。
(2)意志和情緒有密切的聯系。①在意志行動中,無論是遇到了外部障礙還是克服內部障礙,以及目的能否實現,都會引起人積極爭取或積極拒絕的態度,即產生情緒。②情緒是人的活動的一種內
部動力,它既能鼓舞人的意志行動,又能阻撓人的意志行動。學前兒童高級情感的發展,特別是理智感的發展,正是意志對情感調節作用的表現。
(3)意志和動機體系有密切的關系。意志是成體系的活動,意志活動與動機的體系相聯系,各種動機的斗爭以及最終形成的動機主從關系決定著意志行動的目的和方向。
2.【答案要點】幼兒時期是想象發展非常活躍的時期,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可以促進其心理發展。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豐富幼兒的表象,發展幼兒的語言表現力。(2)在文學藝術等多種活動中,創造幼兒想象發展的條件。(3)在游戲中,鼓勵和引導幼兒大膽想象。(4)在活動中進行適當的訓練,提高幼兒的想象力。
3.【答案要點】一般認為,品德的形成過程經歷依從、認同和內化三個階段。
(1)依從。包括從眾和服從兩種。依從階段的行為具有盲目性、被動性、不穩定性,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
(2)認同。認同是在思想、情感、態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態度和行為與他人相近,認同階段具有一定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穩定性等特點。
(3)內化。內化指在思想觀點上與他人的思想觀點一致,將自己所認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在內化階段,個體的行為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并具有堅定性。
相關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