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參考答案]超寫實主義就是反對抽象,認為應該排除主觀意念,做到純客觀、真實地再現(xiàn)物象。它又稱為“照相寫實主義”。 一
28.[參考答案]崇高是在實踐主體提出了理解、征服和掌握現(xiàn)實客體的歷史要求,并且已經或必將趨于實現(xiàn)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崇高以現(xiàn)實客體壓倒實踐主體為其外表特征;而其實質在于受到壓抑的實踐主體,充分激發(fā)起人的本質力量,轉而征服、掌握(或趨向于征服、掌握)客體。崇高不是主客體的和諧統(tǒng)一的靜態(tài)美,而是雙方在對立、沖突中趨向統(tǒng)一的報考美。在這里,人的本質力量的顯現(xiàn),呈現(xiàn)為實踐主體迫使現(xiàn)實客體與之趨向統(tǒng)一的過程。
29.[參考答案](1)燒成溫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達到800℃以下,最高可達ll00℃左右。瓷器的燒成溫度則比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達到l400℃左右。
(2)堅硬程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低,坯體并未完全燒結,敲擊時聲音發(fā)問,胎體硬度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劃出溝痕。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基本燒結,敲擊時聲音清脆,胎體表面用一般鋼刀很難劃出溝痕。
(3)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燒成,瓷器則需要選擇特定的材料,以高嶺土做坯。燒成溫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溫度階段,則可成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燒成的。高嶺土在燒制瓷器所需要的溫度下,所制的坯體則成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體,在燒到1200℃時,則不可能成為瓷器,會被燒熔為玻璃質。
(4)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體即使比較薄也不具備半透明的特點。例如龍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殼,卻并不透明。瓷器的胎體無論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點。
(5)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掛釉和掛釉的兩種,掛釉的陶器釉料在較低的燒成溫度時即可熔融。瓷器的鞋料有兩種,既可在高溫下與胎體一次燒成,也可在高溫素燒胎上再掛低溫釉,第二次低溫燒成。
30.[參考答案]卡拉瓦喬大膽地處理光線,用光作為塑造形象,構圖布局,突出戲劇性主題的重要手段,這對17世紀歐洲繪畫有深遠的影響。他是一位具有獨特個性和風格的藝術家,他的藝術旨趣是描寫親眼所見的真實。不回避丑,也不遵循古典模式,不承認任何既定的法則,而是虔誠地描寫生活中平凡的或下層生活中的普通形象。他是第一位把神圣的宗教題材用當代下層人民生活加以表現(xiàn)的藝術家。
三、案例分析題
31.[參考答案]該案例中張老師工作認真的態(tài)度是應該肯定的,但是她只是站在一種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的角度上去備課,結果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而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做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欣賞的興趣,讓學生去感覺,去發(fā)現(xiàn),去想象。其實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給他們充分的自由,往往能給教師帶來巨大的驚喜。張老師可以用多種形式去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積極回答問題,以互動的形式來開展課程;把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以更加生動形象的語言來表述,給學生的想象插上翅膀,引導他們直觀地、具體地去表達自己的情感;改變課程模式,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適當采用課堂討論、動手實踐、調查研究等方式實施教學。
32.[參考答案]如果是我面臨這樣的情況,首先應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看待人體的觀念。教師可以展示各種被學生“加工”過的作品,可以是課本上被涂得亂七八糟的人物圖片,可以是被學生惡搞過的雕塑作品,讓學生對比評價,感受美與丑的標準。讓學生學會尊重和認同藝術家的作品。
另外,教師可以用各種圖片和數(shù)據向學生展示人體的美。通過人與動物的對比,通過男女的對比,讓學生明白,美術作品展示出來的人體的特征,是經歷了幾萬年的勞動鍛煉和自身進化的結果,作者的這種表現(xiàn)手法是對生命力和美的歌頌。
只有讓學生從藝術的角度去體會裸體(或半裸)人物作品的美,才能讓學生慢慢接受、認同,進而欣賞人體藝術作品。
真題推薦:2014上半年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 233網校真題解析班,全面分析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