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解析】莫泊桑、契訶夫和歐•亨利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羊脂球》是有“短篇小說大師”之稱的法國作家莫泊桑先生創作的小說,《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作,故事以羊脂球的悲慘遭遇反襯了資本主義下的丑惡骯臟的靈魂。
2.B【解析】B項,《變色龍》是契訶夫的短篇小說。小說通過一個富于戲劇性的街頭場面,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寡廉鮮恥、欺下媚上的“變色龍”的典型形象,對沙皇政權的爪牙們的專橫霸道、欺壓人民、阿諛權貴、看風使舵的丑惡行徑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和揭露,同時也對小市民們的逆來順受、安分守己、“順應”現實的庸俗生活態度加以批判。A項,《音樂之聲》是電影史上一部經典音樂故事片,初中語文課本中節選的是劇本。C項,《丑小鴨》是安徒生的著名童話,寫一只丑小鴨歷經千辛萬苦、重重磨難之后變成了白天鵝。D項,《人生》是一篇散文,文章以“高塔”“地洞”“廣闊領域”和“工場”為喻,從不同的角度、視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況,表達了作者對人的生命本質、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深刻理解,表達了他對生命的珍愛的情感,以及讓一生過得更有意義的信念和志向。
3.B【解析】本題考查文體的有關常識。B項對小說的三要素的表述,人物和故事情節這兩個要素是正確的,另一個要素應是環境,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這兩種環境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有助于表現人物心理,烘托人物性格。而后者決定了人物之間的關系,決定了主人公或悲或喜的命運。二者比較起來,社會環境更為重要,所以B項表述不完整。
4.C【解析】該教師出示了阿炳的塑像,又介紹了阿炳的一生,對學生進行背景鋪墊,這屬于介紹背景式導人。
5.C【解析】“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樣寫的?”應該是選自魯迅的《孔乙己》。
6.D【解析】該句中有個轉折,需要停頓,應糾正為: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7.A【解析】這里的“服”應該作動詞,表示“穿衣服”的意思,屬于古漢語中的名詞活用為動詞。
8.B【解析】B項,詩人用黑云翻騰滾滾壓來比喻叛兵之勢,形象而生動地渲染了敵軍壓境的洶洶氣勢和危城欲破的緊急情境,用在這里比較合適。
9.D【解析】7~9年級的要求是“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
10.B【解析】B項,應該是法國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課》。《最后一課》描寫普法戰爭后被割讓給普魯士的阿爾薩斯省一所鄉村小學,向祖國語言告別的最后一堂法語課,通過一個痛稚無知的小學生的自敘和對他的心理活動的描寫,刻畫了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的典型形象。
11.A【解析】教師導入看似多余,實屬必要。因為這則導語簡要概括了孔孟二人的思想及其影響,重申了學習目的、過程,交代了成果展示的意義,讓學生學有方向、學有動力。
12.D【解析】略。
13.B【解析】無論是流行歌曲還是高雅音樂,只要學生能從音樂中欣賞到文字的美感,都應該予以尊重和肯定。
14.A【解析】教師適當地放手,讓學生去做一些富有挑戰性的任務,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
15.B【解析】這位教師雖然看上去回避了這個問題,但卻是為了引發其他學生的思考,教師的不解釋,不會影響其威信的樹立,相反會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
真題推薦:2014上半年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 233網校真題解析班,全面分析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