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 )。
A.備課
B.上課
C.作業的檢查與批改
D.課外輔導
E.學業成績的檢查和評定
22、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 )。
A.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學生都可以獲得全面發展
B.以馬克思主義的全面發展學說為指導思想
C.教育目的有鮮明的政治方向
D.優越的社會制度保證教育有極高的社會效益
E.堅持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
23、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地位是( )。
A.班級建設的設計者
B.班級組織的領導者
C.班級組織的教育者
D.班級制度的執行者
E.班級人際關系的藝術家
24、關于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理論有( )。
A.內發論
B.外鑠論
C.成熟機制
D.教育
E.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25、學生文化的特征有( )。
A.過渡性
B.非正式性
C.整合性
D.多樣性
E.互補性
26、根據教學的任務,可將課分為( )。
A.新授課
B.鞏固課
C.技能課
D.檢查課
E.練習課
27、衡量教師社會地位高低的指標性因素有( )。
A.教師的權威
B.教師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C.經濟地位
D.政治地位
E.文化地位
28、運用獎勵和處分時要注意的要求是( )。
A.公平、正確、合情合理
B.以誠待人
C.發揚民主
D.注意時機
E.注重宣傳與教育
29、教師良好的教育能力體現在( )。
A.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B.知識廣博
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D.富有個性
E.改善實踐
30、學校咨詢活動要取得成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有( )。
A.積極關注和信任來訪學生
B.充分支持和鼓勵來訪學生
C.注重來訪學生的主觀參與
D.個別學生,個別問題
E.嚴格為來訪學生保密
同類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