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B 2.D 3.C 4.D 5.D 6.A 7.A 8.C 9.B 10.B
11.D12.C 13.B 14.A 15.A 16.B 17.C 18.D 19.D 20.B
二、概念解釋題
1.課堂氣氛:是一種社會情感氣氛,主要指班集體的情緒狀態。它影響著群體的集體精神、群體的價值以及每一個學生個體的內心世界。教師行為決定了課堂氣氛,而這種氣氛又反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師生間信息交流和整體的教學效果。
2.花盆效應:花盆是個半人工般自然的小生態環境,在空間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條件上有明顯的人為性,是一種封閉或者半封閉的教育生態系統。花盆效益會造成學校脫離社會,理論脫離實際,學生高分低能、適應能力差、經不起風浪,難獲得社會成就。
3.顯性課程:又稱“正式課程”、“公開課程”、“官方課程”。是指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標而正式列入學校教學計劃的各門學科,以及有目的、有組織的課外活動。
4.現代教學技術:是指教學中使用的傳遞信息的媒體和進行教學的技術手段。它的作用是促進教學過程的優化和個別化,有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5.道德意志:是在自覺執行道德義務的過程中克服所遇到的苦難和障礙時所表現出來的意志品質。道德意志實際上是道德觀念的能動作用,是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人利用自己的意識通過理智的權衡作用去解決內心矛盾與支配行為的一種力量。
三、簡答題
1.答:從學生在教學系統中對一類事物的實際知識過程出發,可以將學生知識學習的過程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選擇階段;(2)領會階段;(3)保持階段;(4)應用階段。
2.答:(1)他不能受時空、微觀和宏觀的限制,將教學內容全部再現于課堂,讓學生通過實物特征的變化和發展,去獲取知識,認識世界;
(2)它能提供代替的經驗,是抽象概念半具體化;
(3)能促進學生智能發展的過程,提高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的質量,能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和水平不同;
(4)能增進教學效率;
(5)能提高信息的增值率,擴大教學規模。
3.答:(1)社區環境對兒童青少年乃至成人來說,是最直接最具有可感、生動形象的社會氛圍,它間接地反饋整個國家和國際社會的信息,它對人的影響往往超過整個社會或國際社會;
(2)生長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在思想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等方面都有著不同的特點,沿海的城市社區與內地的城市有別,城市社區與一般農村社區又有差異;
(3)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意味著我國不同社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目標、方向等都具有區域性的特點。
4.答:教師所具有的多重角色身份表明其教育職能的多樣性,因而也要求教師必須具備相應的多方面的能力。
(1)教育預見能力;(2)教育傳導能力;(3)教育過程控制的能力。
5.答:(1)教師是教育影響和學生間的中介;
(2)教育影響是是教師對學生施加影響的橋梁;
(3)學生是教師選擇和使用教育影響的依據。
教師、教育影響和學生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