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省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B級)沖刺試題及答案(6)
一、單項選擇題(在備選的答案中,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將其選出并將標號填寫在題目后面的括號中,每小題1分,共20分)
1.以注重身心的和諧發(fā)展教育內容比較豐富,教育方法比較靈活為特征的是古代( )
A.希臘
B.埃及
C.斯巴達
D.雅典
2.下列不屬于美國民主主義的教育目標的是( )
A.自我實現的目標
B.人際關系的目標
C.公民責任的目標
D.發(fā)展認識能力
3.“學不躐等”出自( )。
A.《學記》
B.《論語》
C.《禮記》
D.《中庸》
4.教育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紐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
A.《大教學論》
B.《愛彌爾》
C.《論演說家的教育》
D.《民本主義與教育》
5.教育目的是社會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體現了( )。
A.教育的性質
B.教育的任務
C.教育的內容
D.教育的規(guī)律
6.學生是獨立的社會個體,有著獨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會( )。
A.正常的保護
B.熱心的保護
C.一般的保護
D.特別的保護
7.從課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課程分為( )。
A.地方課程
B.研究型課程
C.知識性課程
D.社會中心課程
8.教學過程的結構指的是教學進程的( )。
A.基本部分
B.基本內容
C,基本途徑
D.基本階段
9.最早在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進行闡述的教育家是( )。
A.斯賓塞
B.盧梭
C.洛克
D.夸美紐斯
10.一般來說,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這種思維是根據( )進行。
A.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
B.根據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建立起來的表像
C.語言
D.圖像
11.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所體現的教學原則是( )。
A.直觀性
B.啟發(fā)性
C.鞏固性
D.循序漸進
E.因材施教
12.班級成員在服從班集體的正確決定和承擔責任的前提下,參與班級管理的管理方式是屬于( )。
A.常規(guī)管理
B.目標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3.班主任了解學生包括對( )的了解。
A.學生個體與學生群體
B.特長生與后進生
C.男生與女生
D.高年齡與低年齡
14.教學計劃的中心問題是( )。
A.開設哪些科目
B.各門學科開設的順序
C.各門學科的教學時間
D.各門學科的教學方法
15.“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明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 )。
A.教育能力
B.轉變教育觀念
C.研究能力
D.創(chuàng)新的能力培養(yǎng)
16.教師按照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通過回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得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叫做 )。
A.講授法
B.談話法
C.討論法
D.實驗法
17.學業(yè)評價是指根據測驗分數、觀察和報告,對被測驗者的行為、作業(yè)的優(yōu)點或價值作出 ( )。
A.判斷
B.診斷
C.評定
D.評分
18.教育目的的對整個教育工作具有導向作用、激勵作用和( )。
A.評價作用
B.選拔作用
C.決定作用
D.主導作用
1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 )。
A.了解和研究學生
B.教好與管好學生
C.估好個別教育工作
D.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
20.教師要具有符合時代特征的學生觀。這就要求教師正確理解學生全面發(fā)展與個性發(fā)展的關系,全體發(fā)展與個體發(fā)展的關系以及( )。
A.智力發(fā)展與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關要
B.現實發(fā)展與未來發(fā)展的關系
C.智力發(fā)展與體力發(fā)展的關系
D.思想發(fā)展與心理發(fā)展的關系
試題推薦:
歷年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