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D 2.D 3.A 4.A 5.A 6.D 7.A 8.D 9.D 10.B
11.B 12.D 13.A 14.A 15.C 16.B 17.A 18.A 19.A 20.B
二、名詞解釋題
1.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的教育活動。
2.發展性教育目的:也稱現實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連續性的教育目的。表示教育及其活動在發展的不同階段所要的各種結果,表明對人培養的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前后具有的銜接性的各種要求。
3.教師職業的經濟待遇:是指教師所得到的物質報酬,它包括工資、獎金及醫療、保險、退休金等福利,它是教師勞動的價值表現形式之一。
4.班級組織:是一個有一定人數規模的學生集體,是學校行政根據一定的任務、按照一定的規章制度組織起來的有目標、有計劃地執行管理、教育職能的正式小群體。
5.學生評價:是指根據一定的標準,通過使用一定的技術和方法,以學生為評價對象所進行的價值判斷。
三、簡答題
1.答:教育在促進個體社會化的功能主要表現為:
(1)促進個體思想意識的社會化; (2)促進個體行為的社會化;
(3)教育培養個體的職業意識和角色。
2.答:(1)政治:教育是人類的一種社會活動,在階級社會里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2)經濟:經濟的發展為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和相應的客觀需要。
(3)文化:教育活動既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進行的,又承擔著一定的文化功能,不同的文化類型必然會影響到教育的類型,影響到教育制度。
3.答:(1)學生認知學習的評價; (2)學生技能學習的評價; (3)學生情感學習的評價。
4.答:(1)生理成熟期提前;(2)思維活躍,但學習興趣不高;
(3)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具有較高的職業理想和務實的人生觀;
(4)自我意識增加,具有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
(5)心理問題增加。
5.答:具體步驟如下:
(1)預定若干項課程目標,涉及課程的各個方面;
(2)書面征求有關人員對預定課程目標的意見,允許他們補充其他課程目標;
(3)把原先預定的課程目標和補充的其他課程且標匯總在一起;
(4)把有關人員根據匯總的課程目標,依次選出若干項最重要的課程目標;
(5)根據統計結果,確定名次靠前的若干項課程目標。
試題推薦:
歷年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