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精析】C 1924年,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故選C。
2.【精析】B半l成熟、半幼稚的時期為少年期,故選8。
3.【精析】A認知策略,表現為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學習、記憶、思維和問題解決過程的內部組織起來的能力。它是在學習者應付環境事件的過程中對自身認知活動的監控。
4.【精析】D新手老師由于班級管理經驗不足,對問題行為缺乏預見,因而只能在問題出現之后,才進行矯正處理。
5.【精析】B為教師的期待而學習的動機是外部的低級的動機。
6.【精析】B—般情況下,中等程度的動機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提高,故選B。
7.【精析】C—般遷移是將一種學習中習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態度等遷移到其他學習中去,題中所述應為一般遷移,故選C。
8.【精析】C知識學習主要是學生對知識的內在加工過程。這一過程包括知識獲得、知識保持和知訊提取三個階段。
9.【精析】C利用各種圖片、圖表、模型、幻燈片和教學電影電視等的觀賞和演示等,即為讓學生通過對事物模擬形象的直接感知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屬模象直觀,故選C。
10.【精析】D這種做法可以使觀眾得到“替代懲罰”和“替代強化”。
11.【精析】C原型操作階段是智力技能依據智力活動的實踐模式,以展開的、外顯的方式付諸實施l的階段。
12.【精析】A 同化指將新信息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中;順序指改變已有的認知結構以適應新的環境|和信息。
13.【精析】A 問題的定義是:給定信息和要達到的目標之間有某些障礙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14.【精析】D皮亞杰研究道德發展的主要方法是對偶故事法,故選D。
15.【精析】B依據心理健康的標準,A、C、D三項均屬于心理健康問題;8項為問題行為。
二、填空題
16.教學媒體17.認同
18.榮格19.學習策略
20.問題解決21.定勢
22.頓悟23.抽象知識
24.反例25.認知策略
26.類創造27.自我認同
28.加涅29.教學對話
30.動機說31.確定性
32.時間管理33.群體規范
34.區分度35.忽視型
湖南押密卷:4套湖南《中學教育心理學》考點訓練題 6套模擬試卷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
學習交流平臺:新浪微博 |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們,分享學習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