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 學校中正式群體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松散群體、__________群體和集體等三個階段。
2. 從教學評價的時機而言,教學評價可分為__________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3. 品德的心理結構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__________。
4. 人格的核心是__________。
5. 我國心理學家主張,把學生的學習分為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和__________的學習。
6. 心智技能與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三個特點:對象具有__________;執(zhí)行具有內(nèi)潛性;結構具有簡縮性。
7. 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中__________的基本心理規(guī)律的科學。
8. __________是學習的主體因素。
9. 根據(jù)課堂紀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將課堂紀律分成__________促成的紀律、集體促成的紀律、任務促成的紀律和自我促成的紀律。
10.維果斯基認為,兒童有兩種發(fā)展水平:一是兒童的現(xiàn)有水平;二是即將達到的發(fā)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__________。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簡述如何促進遷移教學。
2.簡述常用的精細加工策略。
3.簡述影響態(tài)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條件。
4.簡述斯金納關于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基本規(guī)律。
5.簡述操作技能的培訓要求。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試述心理健康的標準。
2.試述學習動機的含義及其激發(fā)。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