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陜西省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 “最近發展區”是指兒童思維發展的哪一種水平( )
A.兒童思維現有的發展水平
B.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
C.現有水平和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之間
D.最高發展水平
2. 依據經驗或直覺選擇解法的假設方式稱之為( )
A.算法式
B.推理式
C.啟發式
D.演繹式
3. 兩種學習之間的相互干擾、阻礙,我們稱之為( )
A.遷移
B.正遷移
C.負遷移
D.具體遷移
4. 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是( )
A.講解
B.觀察
C.示范
D.練習
5. 后面學習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前面學習材料的干擾是( )
A.前攝抑制
B.倒攝抑制
C.干擾
D.抑制
6.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品德形成的以下哪個階段( )
A.認識
B.依從
C.認同
D.內化
7. 對物體的知覺傾向于以外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他們的態度和自我知覺更易 受周圍人,特別是權威人士的影響和干擾。這種人屬于( )
A.場獨立型
B.場依存型
C.沉思型
D.獨立型
8. 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是( )
A.自我意識
B.認識過程
C.道德判斷
D.自我效能感
9. 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特征,以便突出其本質特征,這是( )
A.實物直觀
B.變式
C.心向
D.思維
10.前面學習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后面學習材料的干擾是( )
A.前攝抑制
B.倒攝抑制
C.干擾
D.抑制
11.通過列提綱的方式,對先前學習過的材料進行系統的分析、歸納、總結屬于( ) A.精細加工策略
B.資源管理策略
C.計劃策略
D.組織策略
12.將各種信息聚合起來,得出一個正確答案或最好的解決方案是( )
A.發散思維
B.聚合思維
C.概括思維
D.間接思維
13.“心智靈活,思路通達”是指思維具有( )
A.流暢性
B.求異性
C.獨創性
D.變通性
14.10歲前兒童對道德行為的判斷主要是依據他人設定的外在標準。這種道德判斷屬于 ( )
A.前道德階段
B.他律道德階段
C.自律道德階段
D.前習俗水平
15.下面各項中不屬于課堂教學環境的是( )
A.教室光線
B.教室溫度
C.學生座位位置
D.學生心理定勢
16.所謂的及時復習,應該是指( )
A.在學習結束后立刻復習
B.一周以后復習
C.在大面積遺忘之前復習
D.當天復習
17.剛入學的小學生往往需要教師給予較多的監督和指導,需要教師為他們的學習工作 組織一個良好的集體結構。這樣的結構就是( )
A.教師促成的紀律
B.集體促成的紀律
C.任務促成的紀律
D.自我促成的紀律
18.在一門課程或教學活動結束后進行的評價,通常稱為( )
A.總結性評價
B.診斷性評價
C.標準參照評價
D.常模參照評價
19.教師在教學過程結束后,對自己工作的總結、交流討論是( )
A.微格教學
B.反思教學經驗
C.教學評價
D.工作總結
20.下面的哪一點不是新教師成長和發展的基本途徑( )
A.觀摩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
B.開展微格教學
C.反思教學經驗
D.提高學歷文憑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