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 學生的認知差異主要表現在學生的認知方式差異和__________。
2. 認知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被動的形成S—R聯結,而是主動地在頭腦內構造 __________。
3. 根據學習動機的動力來源,動機分為內部學習動機和__________。
4. 問題情境指的是__________學習情境。
5. 智力測驗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智商,簡稱__________。
6.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最初是由法國人__________和西蒙于1905年編制的。
7. 加涅根據學習結果把學習分為智慧技能、認知策略、言語信息、__________和態度五種。
8. 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__________。
9. 現代認知心理學把人的記憶系統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__________。
10.先于一定的活動而又指向該活動的一種準備狀態,我們稱之為__________。
11.問題解決有目的性、認知性和__________。
12.態度與品德的形成過程經歷依從、認同與__________三個階段。
13.課堂情景結構包括__________、課堂常規的控制、學生座位的分配。
14.課堂紀律是__________。
15.根據教師的需要和不同時期所關注的焦點,把教師的成長劃分為關注生存、關注情境和__________三個階段。
16.加里培林將心智技能的形成分為動作的定向階段、物質與物質化階段、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階段、不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階段和__________。
17.給定信息和要達到的目標之間有某些障礙需要克服的刺激情境是__________。
18.勒溫將教師的領導方式分為集權型、民主型和__________。
19.__________、合作與競爭是課堂里主要的人際關系。
20.行為演練的基本方法有肯定性訓練、全身松弛訓練和__________。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進行心理輔導時影響學生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2.什么是課堂紀律,課堂紀律有哪些類型?
3.常用的精細加工策略有哪些?
4.簡述布盧姆認知領域的六個教學目標。
5.什么是個別化教學?它包括有幾個環節?
6.有效測驗的基本特征?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10分)
結合實例分析如何應用有效的教學措施促進遷移。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