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 A 【解析】布魯納把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分為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等六個層次。
2. D 【解析】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經驗思維。
3. B 【解析】教師通過創設課堂情境,可以使學生注意力更集中,喚起學習興趣,激發探究知識的欲望,產生令人期待的教學魅力。故本題選B。
4. C 【解析】略
5.D 【解析】對于成功或失敗進行歸因時,任務難度屬于個人內部穩定的不可控因素。
6.D 【解析】根據技能的不同性質和表現方式,可以把它劃分為動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兩種類型。
7. B 【解析】概念學習就是學習把具有共同屬性的事物集合在一起并冠以一個名稱,把不具有此類屬性的事物排除出去。
8. C 【解析】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時間并不長一般認為它經歷了初創期 (20世紀20年代以前),發展期(20年代末到50年代末),成熟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和完善期(80年代以后)
9.D 【解析】馬斯洛將認知、審美和創造的需要列入自我實現的需要
10.D 【解析】合作學習的特征為: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團體歷程。
11.B 【解析】發展期是指在某一個時期,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
12.D【解析】略
13.C 【解析】埃里克森是美國著名精神病醫師,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1)嬰兒期(0~1.5歲)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沖突期,應培養信任感。
14.A 【解析】根據鮑姆寧的研究結果,放縱型家庭教養模式下的兒童是最不成熟的,他們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極強的依賴性。
15.C 【解析】略
16.B 【解析】在試誤學習的過程中,任何刺激與反應的聯結,一經運用,其聯結的力量逐漸增大;而如果不運用,則聯結的力量會逐漸減少,這是試誤學習練習律。
17.A 【解析】一般說來,強化起著增進學習動機的作用,如適當的表揚與獎勵、獲得優秀成績、取消討厭的頻繁的考試等都是強化的手段。強化有正強化和負強化之分。在學習中如能合理地運用強化,減少懲罰,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改善他們的學習行為及其結果。
18.A 【解析】刺激泛化:在巴甫洛夫的實驗中,當狗學會對一個高音產生唾液分泌反應以后,一個稍低一點的音調也會誘發它的唾液分泌反應,這種CR自動擴展到CS以外的其他刺激上的現象,叫做刺激泛化。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種現象屬于刺激泛化。
19.B 【解析】短時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較之記憶的其他兩個階段,它儲存的信息要少得多。一般貯存的信息項目為5-9個。
20.A 【解析】班杜拉是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這一概念的美國心理學家。
二、填空題
1.人際交往與人際關系
2.組織
3.限制或障礙
4.最近發展區
5.認知性
6.反饋
7.評價/反思過程
8.先快后慢。呈負加速型
9.微格教學
10.情境教學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