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資格證面試中,答辯環節少不了,答辯中考官都會問到哪些方面的問題呢?答辯問題一般根據考生的試講中提問,下面以《泊秦淮》的答辯題目為例,希望能夠為各位考生的教師資格證面試準備提供啟發。面試流程示范>>
1.這篇詩歌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參考答案】
《泊秦淮》前兩句通過寫秦淮寒夜景,與敘事鋪陳,介紹了該詩的創作背景與創作環境,后兩句通過實寫和虛寫抒發了知識分子對封建官僚階級的失望和抨擊,以及對當前國勢的深深隱憂。
2.你的教學目標是什么?
【參考答案】
【知識與能力】能夠結合注釋解釋全詩大意,并能說出某些關鍵詞的意義,比如“籠”,“猶”等等。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關鍵信息的內涵,深化理解作者哀艷用詞背后的深沉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文章的學習,學生能夠強化對南朝及唐末的歷史有一定的了解,并培養出對唐詩的興趣。
3.請詳細解釋一下你的對比閱讀環節?
【參考答案】
我設計的對比閱讀是這樣的“同學們,除了《泊秦淮》,還有一首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關于秦淮河的詩,劉禹錫的《烏衣巷》。大家請看PPT,請大家來閱讀一下,這兩首詩有什么共同點?”同學們可能會回答“背景相同,主題相同”聽到此答案,我會予以肯定,并用鼓勵性的話表揚同學。同時,我會提出一個相關的問題“在表現手法上有沒有類似之處?”經過閱讀,同學們會觀察描寫順序,得出“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抒情中還有實寫與虛寫的部分”;然后我再問出另一個問題“兩首詩有什么不同點?”學生經過閱讀,體會到兩首詩在情感的呈現上不同,《泊秦淮》是在最后一句才展現出興亡之嘆,《烏衣巷》是從一開始就傳達出今非昔比的情感,而在最后一句升華至高潮。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謝謝考官。
4.既然你已經在課堂上展現出所有對比閱讀的點,那布置的作業還有意義么?
【參考答案】
有。
語言類課程,閱讀,理解屬于輸入部分,我在課堂上只是完成了輸入的部分,即將知識展現給學生,帶領他們理解。然而作為語言學習,還有一個關鍵的點是輸出。即學生們要組織語言,將知識邏輯化,條理化,用簡潔精煉的語言講出來,這就是作業的意義之一。另一方面,讓學生自行回顧上課所講,也是消化和內化的過程,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并培養有水平的審美品位。
5.請再設計一個導入環節
【參考答案】
出示秦淮河圖片,并問問同學們有沒有去過秦淮河,以及秦淮河什么時候最美?去過秦淮河的同學們就會說出“夜景”最美。由此我就會引出正題,在晚唐時期,一位大詩人杜牧在夜里經過秦淮河時,看到美景,又會產生怎樣的感想呢?
用這樣的方法導入,更具情景性,更貼近生活。學生們的參與感更強。缺點就是,這樣的導入,缺乏一定的背景介紹,同學們還需在閱讀中理清人物關系,會比較浪費時間。
6.你覺得給初中生將這樣內涵隱晦的詩歌會不會太難?
【參考答案】
若是初中生對末唐的歷史不夠熟悉的話,也許在情感的領悟上會有一定難度。但是這并不能成為主要問題,一方面,初中生的語言積累還比較有限,三觀正在形成期,審美趣味也不夠成熟,加之初中生處于青春期,性格比較叛逆,在此過程中,若不對其三觀及審美趣味進行啟發與矯正,初中生很容易走上歪路。將本詩安排給初中學生,可以在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學的興趣的基礎上進行三觀的正確構架,讓初中生有“關心大事,心系國家”的愛國意識;另一方面,有難度的鑒賞課文,只要教學引導符合課程,課標以及學生情況,同樣可以達到預期效果。
申明:本文教案來源于網絡,僅供教師資格證考生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下載233網校APP,可獲取更多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小編推薦: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流程 面試考生須知
真題推薦:歷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通關秘籍: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講師將面試情景還原,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免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