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題目:七年級下冊《老王》片段教學
2.內容:


3.基本要求:
(1)試講約10分鐘;
(2)"朗讀最后一段;
(3)體會不幸與幸運那一句話;
(4)配合教學內容適當板書。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段。品析文段,探究作者對老王心懷“愧怍”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文本細讀,引導學生體會老王的不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發現楊絳先生的人性之美。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段。通過文本細讀,引導學生體會老王的不幸。
教學難點:品析文段,探究作者對老王心懷“愧怍”的原因。發現楊絳先生的人性之美。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進入新課
同學們,楊絳說:“唯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她非常感念那些在苦難歲月中保持高貴人性,在自己一家落難時,給予她幫助的普通人。老王就是這樣一位令作者難忘的布衣之交。(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最后一段,學生認真聽。
2.學生朗讀課文,體會老王送雞蛋的目的
三、研讀課文,深入分析
1.提問:第8段對老王的描寫,老王給你什么印象?
要求:學生朗讀第八段,歸納概括。
明確:老實、善良、貧苦、瘦弱、生病、懂得感恩。
2.提問:雞蛋和香油值錢嗎?老王為什么要在生命的最后階段送給作者一家如此一份厚禮(雞蛋和香油) ?作者在他心目中處于什么地位?
要求:學生討論回答。
明確:不是那么值錢,但對老王來說,是自己能拿出的最好的禮物。表達對作者的感激,表現患難時代老王對作者一家的深厚情誼。
3.提問:作者謝了老王的香油、大雞蛋,拿什么給老王作為回報?作者拿錢給老王有錯嗎?老王不是要錢,他要的是什么呢?
要求:學生朗讀句子,并回答。
明確:他想要的是錢,作者拿錢是因為老王貧苦,老王要的是作者接受他的好意。
4.提問:作者是對什么愧怍呢?
要求:朗讀文章最后一段,小組討論。
明確:作者想拿錢給老王,傷害了老王的情誼和自尊,侮辱他的善良。
5.提問:怎樣理解“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這句話?
要求:學生朗讀最后一段,小組討論,小組派代表回答。
明確: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樣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幾年了,作者每每想起來還感覺有愧于這個不幸者,總覺得在他生前,對他關愛不夠,還用錢傷害他的自尊。
四、鞏固拓展,提升認知
結合文化大革命背景,分析作者的幸運,通過例子,發現楊絳的人性美。并交流總結在生活中類似這樣富有愛心的人和事。
要求:學生自由發言。
明確:合理、切題即可。
五、歸納總結,深入理解
師生共同總結:楊絳先生親歷了特殊歲月里的起起伏伏,堅貞于偉大女性的關懷與慈愛。我們分明看見她在真誠地為她的靈魂清點行囊。她是如此的溫暖動人,她的人性光輝,將照亮我們,成為引導我們前進的燈火。讓我們懷著關愛去點亮他人前行的路吧!(適當板書)
六、實際演練,分層作業
1.寫一篇作文描述自己的心得感受。
2.讀讀楊絳的《干校六記》《我們仨》等作品。
板書設計:略
任性刷題:【教資題庫免費在線刷題】【答題闖關贏獎品】
教資報考門檻將提升,珍惜報考機會,抓住新法改革前報考機會拿下證書。課程試聽>>
進入教資微信群 和同考小伙伴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