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網校整理了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的知識考點,幫助廣大考生了解教師資格證考試重點及出題方向。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一次通關攻略,立即查看>>
2014年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預測歸納
模塊1 教育基礎
免費試聽>>【本章精講,考點速記】 免費測試>>【章節練習,自我檢測】
考點一 教育的概念
考點預測
下列教育形式中屬于狹義的教育的是( )。
a.家庭教育
b.學校教育
c.社會教育
d.自我教育
答案:b
考點歸納
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傳承社會文化、傳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基本途徑。培養人的活動是教育的質的規定。
從廣義上說,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的活動,都是教育。‘它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狹義的教育則指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主要指學校教育。
考點二 教育的構成要素
考點預測
在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中,( )是學習的主體。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內容
d.教育措施
答案:b
考點歸納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主導者,是構成教育活動的一個基本要素。
(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對象,是學習的主體,也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
(3)教育影響是教育實踐活動的手段,是教育活動的中介,它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并把它們聯系起來,如教育內容、教育措施等。
考點三 教育的起源
考點預測
下列選項中,( )是教育心理起源論的代表人物。
a.霍爾
b.利托爾諾
c.孟祿
d.華生
答案:c
考點歸納
考點四 “四書”“五經”
考點預測
將“四書”和“五經”作為教學的基本教材和科舉考試的依據的是哪個朝代?( )
a.明代
b.宋代
c.漢代
d.清代
答案:b
考點歸納
宋代以后,程朱理學成為國學,儒家經典被縮減為“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特別是“四書”成為教學的基本教材和科舉考試的依據,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不再是科舉的內容,儒家主張的“學而優則仕”,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教育目的。
考點五 教會教育和騎士教育
考點預測
在歐洲封建社會出現的兩種類型的教育是騎士教育和( )。
a.斯巴達教育
b.雅典教育
c.教會教育
d.實科教育
答案:c
考點歸納
中世紀歐洲兩種有代表性的教育體系:教會教育和騎士教育。
(1)教會教育:學習的內容主要是神學和“七藝”,“七藝”包括三科(文法、修辭、辯證法)、四學(算術、幾何、天文、音樂),學習方法是背誦。
(2)騎士教育:教育內容是效忠領主的品質和軍事征戰的本領,具體包括“騎士七技”(騎馬、游泳、投槍、擊劍、打獵、下棋、吟詩),同時也進行宗教觀點和武士道德品質的教育。
考點六 20世紀以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特點
考點預測
簡答題:簡述20世紀以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特點。
考點歸納
20世紀以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呈現如下特點:
考點七 教育目的的概念
考點預測
國家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么樣的人才的總要求,就是( )。
a.教學目的
b.教育目的
c.培養目標
d.教學目標
答案:b
考點歸納
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么樣的人才的總的要求,是國家為培養人才而確定的質量規格和標準,它是根據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生產、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狀況確定的。
考點八 有關確定教育目的的理論
考點預測
在教育目的的問題上,赫爾巴特的主張體現了教育目的的( )。
a.個人本位論思想
b.社會效益論思想
c.社會本位論思想
d.教育無目的論思想
答案:c
考點歸納
考點九 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考點預測
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指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 )。a.主要方法
b.重要方法
c.唯一方法
d.特殊方法
答案:c
考點歸納
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指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方法。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在教育學上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實際上確立了科學的人的發展觀,與形形色色的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教育目的論劃清了界限。其次,它指明了人的發展的方向,指明了人的全面發展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考點十 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組成部分
考點預測
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使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政治觀念,形成學生正確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是( )。
a.德育
b.智育
c.體育
d.美育
答案:a
考點歸納
考點十一 學校教育制度的發展歷程
考點預測
“教育不應再限于學校的圍墻之內”是一種( )思潮的體現。
a.制度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
c.形式化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
答案b
考點歸納
學校教育制度經歷了從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歷程。
(1)前制度化教育。始于與社會同一的人類早期教育,最終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實體化教育。教育實體的出現,意味著教育形態已趨于定型。
(2)制度化教育。學校教育系統的形成,即意味著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規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層次結構的、按年齡分級的教育制度。
(3)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應再限于學校的圍墻之內”。每一個人應該能夠在一個比較靈活的范圍內,比較自由地選擇他的道路。
考點十二現代學制的類型
考點預測
歐美現代學制最早出現在歐洲,主要有三種類型,英國的學制屬于( )。
a.單軌學制
b.中間型學制
c.雙軌學制
d.分支型學制
答案:c
考點歸納
考點十三 現代教育制度發展的趨勢
考點預測
簡答題:簡述現代教育制度發展的趨勢。
考點歸納
現代教育制度迅速發展,其主要趨勢是:
(1)加強學前教育并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2)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并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展;
(4)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
(5)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國際交流。
考點十四 孔子的教育思想
如果你感覺整本書都是考點,可能你需要一套網校課程,讓講師幫你劃重點!如果你感覺教材學不完,知識考點記不住,多半是沒找對學習方法。233網校推出多層次多種輔導方案,高效通關從選課報名開始。去選課>>
考點預測
考點歸納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代表作為《論語》。
教育學思想:第一,認為人先天的差別不大,注重后天的教育x-作,主張“有教無類”。第二,以“仁,,為核心和最高道德標準,強調忠孝和仁愛。第三,強調“學而知之”,重視因材施教。第四,重視啟發誘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第五,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考點十五 教育學著作——《學記》
考點預測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出現在我國的著作( )中。
a.《大學》
b.《論語》
c.《春秋》
d.《學記》
答案:d
考點歸納
春秋戰國時期的《學記》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獻。《學記》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學”“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與政治的關系。《學記》還提出了教學相長的辯證關系和“師嚴然后道尊”的教師觀。在教學方面,《學記》反對死記硬背,主張啟發式教學,即“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主張教學要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學不躐等”,即循序漸進。
考點十六 西方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考點預測
以其雄辯和與青年智者的問答法聞名的古希臘哲學家是( )。
a.亞里士多德
b.蘇格拉底
c.盧梭
d.柏拉圖
答案:b
考點歸納
考點十七 教育學學科的建立
考點預測
主張“紳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齊
b.盧梭
c.康德
d.洛克
答案:d
考點歸納
考點十八 規范教育學的建立
考點預測
第一個提出要把教育學變為科學,應該把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的教育學家是( )。
a.夸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亞里士多德
d.杜威
答案:b
考點歸納
1.傳統教育學的代表人物——赫爾巴特代表作:《普通教育學》。
教育觀點:教育學要根據倫理學建立教育目的論,根據心理學建立教育方法論;強調系統知識的傳授,強調課堂教學的作用,強調教材的重要性,強調教師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傳統教育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的特點。
2.現代教育學的代表人物——杜威代表作:《民主主義與教育》。
教育觀點:杜威是實用主義教育家,他主張教育應該為當下的生活服務,主張教育即生活;主張“在做中學”,在問題中學習;強調兒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考點十九 義務教育的概念
考點預測
我國義務教育的對象是( )。
a.兒童
b.少年
c.適齡兒童和少年
d.適齡兒童和青少年
答案:c
考點歸納
義務教育是指國家采用法律形式規定的適齡兒童、少年都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都必須予以保證的帶有強制性的國民教育。小學教育在義務教育中的地位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普及性、基礎性、強制性。
考點二十 我國近現代的小學教育
考點預測
我國最早的公立小學堂——南洋公學中的外院由( )創辦。
a.張煥綸
b.盛宣懷
c.李鴻章
d.張之洞
答案:b
考點歸納
我國最早的公立小學堂:1897年,盛宣懷創辦的南洋公學,分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為小學。
我國歷史上首次實行義務教育的開始:1904年,清政府頒布了《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規定設初等小學堂,入學對象為7歲兒童,修業年限為5年,并規定初等小學教育為義務教育。
考點二十一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考點歸納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價值追求是( )。
a.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b.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c.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考試制度
d.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答案:d
考點歸納
新課程強調的核心理念是關注學生,“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它意味著:
(1)關注每一位學生。
(2)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
(3)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考點二十二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考點預測
簡答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是什么?
考點歸納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是:
(1)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2)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
(4)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6)實現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制度,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考點二十三 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考點預測
教育工作者通過控制和操縱變量,觀測因變量,以檢驗假設的是( )。
a.調查法
b.實驗法
c.觀察法
d.文獻法
答案:b
考點歸納
考點二十四 教師職業的特點
考點預測
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在于職業角色的( )。
a.系統化
b.多樣化
c.復雜化
d.專門化
答案:b
考點歸納
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在于職業角色的多樣化。一般來說,教師的職業角色主要有:(1)傳道者角色;(2)授業、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與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考點二十五 教師勞動的特點
考點預測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對突發性事件(例如化學實驗事故)作出迅速、恰當的處理被稱為“教育機智”。這反映了教師勞動的( )特點。
a.復雜性
b.示范性
c.創造性
d.長期性
答案:c
考點歸納
考點二十六 教師職業專業化的條件
考點預測
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性要求是:教師必須具有( )素養。
a.教育專業
b.品質專業
c.職業道德
d.學科知識
答案:d
考點歸納
一名教師是否真正具備從事教師的職業條件,能否合格履行教師角色,根本上還在于教師的專業素養。
(1)學科知識素養。教師的學科知識素養是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性要求。
(2)文化素養。教師除要具有一定的學科專業素養之外,還必須有廣博的文化素養。
(3)教育專業素養。教師的教育專業素養包括:敬業;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教育理論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考點二十七 心理學的主要流派
考點預測
考點歸納
1.構造主義心理學
創始人:馮特。
代表人物:鐵欽納。
理論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人們的直接經驗即意識,心理學的方法是實驗內省法,
2.機能主義心理學創始人: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
代表人物:杜威、安吉爾等。
理論主張:與構造主義心理學一樣,主張研究意識,但他們認為心理學的目的是研究人在適應環
境中心理的機能作用。
3.行為主義心理學創始人:美國心理學家華生。
建立標志:1913年,華生發表了《在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宣告了行為主義的誕生。理論主張:(1)反對研究意識,主張研究行為;(2)反對內省,主張用實驗方法。
4.格式塔心理學
創始人:韋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理論主張:反對把意識分解為元素,強調心理作為一個整體、一種組織的意義。
5.精神分析心理學
創始人: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弗洛伊德。
理論主張:研究重點是異常行為和無意識現象。
6.人本主義心理學
代表人物:馬斯洛、羅杰斯等。
理論主張:心理學應該關心人的價值和尊嚴,研究人自身潛能的發展。
7.現代認知心理學
早期代表: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
認知心理學正式建立的標志:奈瑟于20世紀60年代末所寫的《認知心理學》一書。
理論主張:人不是被動的刺激物的接受者,人腦中進行著積極的、對所接受的信息進行加工的過.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什么?233網校講師為你點撥各章節核心考點,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