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從四個方面體現,教育與人口發展、生產力、政治經濟制度及文化都有密切的關系,具體內容筆者已經整理了復習筆記~一起來看看吧!【教育與社會發展知識點精講傳送門>>】
先做兩道小題自檢學習成果。
新知測試:
1.(2017年下)近年來,越來越多國家的留學生來我國學習,并把中國文化帶回自己的祖國,這反映了教育具有()
A.文化傳承功能
B.文化創造功能
C.文化更新功能
D.文化傳播功能
2.簡述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
參考答案:教育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具有積極作用的:(1)教育可以再生產勞動力。通過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識、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把可能的勞動力轉化為現實的勞動力。(2)教育可以再生產科學知識。教育可以使原來為少數人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在較短的時間內被更多的人掌握,使科學知識得到普及,先進的生產經驗得到推廣,從而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促進生產力的發展。(3)教育可以促進產生技術更新。高等教育承擔教育與科研的雙重任務,通過科研產生許多新知識,把新知識用于生產技術,以此對生產力發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復習筆記:
一、教育與人口發展的關系(了解)
(一)人口對教育的影響
1.人口數量影響教育的規模和教育投入
在一定政治經濟條件下,人口數量越多,要求教育規模越大。因此,人口的高增長勢必要求擴大教育規模。反之,人口減少也會影響教育發展規模。
2.人口的結構影響教育結構
人口結構是指人口在年齡、性別、文化、技術、職業、階層、地域、民族等方面的構成狀況。年齡結構的變化影響著各級各類教育的發展規模。人口分布狀況影響著教育布局。
3.人口的質量影響教育質量
人口質量是指社會人口總體反映在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和道德素質等方面的情況。全社會人口的各方面素質,人口的文化結構,對學校教育起著間接作用。
(二)教育對人口的作用(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數量。通過教育可以改變人們的生育觀念和生育選擇。
2.教育可以優化人口結構。保證男女性別比例的自然平衡。
3.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的質量教育可以使人優生和優育。受過教育的父母,對子女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和道德素養要求比較高。
二、教育與生產力的關系(重點)
(一)生產力對教育具有決定作用
1.生產力水平決定教育的規模和速度。興辦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任何社會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必須取決于兩方面的條件。一方面是物質資料生產能為教育的發展提供的物質基礎,一方面的條件是生產力發展、社會再生產對勞動力的需求程度。
2.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結構的變化。生產力的發展不斷引起產業結構、技術結構、消費結構和分配結構的變革。與此相適應,教育結構也隨之出現新的變化。
3.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的內容和手段。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人們的認識能力、思維水平不斷進步,并由此促進學校的課程結構和內容不斷改進與更新。
關鍵詞記憶法:內人解手龜速
(二)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教育的經濟功能)
1.教育再生產勞動力。通過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識、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把可能的勞動力轉化為現實的勞動力。
2.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教育可以使原來為少數人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在較短的時間內被更多的人掌握,使科學知識得到普及,先進的生產經驗得到推廣,從而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3.教育促進技術更新。高等教育承擔教育與科研的雙重任務,通過科研產生許多新知識,把新知識用于生產技術,以此對生產力發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記憶法:嘮嗑技巧
(三)教育相對獨立于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1.在一定時期內,由于人們的思想意識落后于較為先進的生產力,教育的思想、內容、手段、方法等也往往落后于生產力的發展。
2.在生產力處于較低的水平下,由于文化交流、社會轉型、傳統的影響,教育的思想、內容、方法等也可能超越生產力發展的水平。
三、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系(重點)
(一)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具有制約作用
1.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在人類社會中,誰掌握了生產資料的所有權,誰掌握了國家政權,誰就能夠控制學校教育的領導權。
2.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一個國家建立怎樣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樣的教育,進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標準怎樣確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經濟制度決定的。
3.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的目的。占統治地位的階級要控制教育目的的制定,為統治階級培養人才,培養有什么政治方向、思想觀念的人,是由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決定的。
關鍵詞記憶法:零售木頭
(二)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為政治經濟制度培養所需要的人才。通過培養人才實現對社會政治經濟的影響,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經濟的主要途徑。
2.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制度的輿論力量。學校通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言論和行動編寫教材、出版刊物等方式,從而影響社會輿論和道德風尚。
3.教育可以促進民主。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們的知識越豐富,就越能增強人民的權利意識,認識民主的價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動政治的改革和進步。
關鍵詞記憶法:人民思魚
(三)教育相對獨立于政治經濟制度
盡管政治經濟制度對學校教育有著巨大的影響和制約,但這并不意味著學校可以忽視自身的辦學規律,教育的相對獨立性,要求我們研究教育自身的規律和特點,能動地適應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
四、教育與文化的關系(了解)
(一)文化對教育的制約
1.文化影響教育目的的確立。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它決定著人們的價值取向與行為取向,因而影響著教育的價值取向。
2.文化影響教育內容的選擇。不同時期的文化與不同國家的文化影響教育內容的不同選擇。
3.文化影響教學方法的使用。不同文化影響著人們對知識及其來源的認識,也影響著人們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認識,在教育上影響著人們對師生關系的認識,由此決定了人們對教育方法的不同應用。
(二)教育對文化的促進作用
1.教育具有篩選、整理、傳遞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傳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創造文化的作用
(三)教育與文化關系的特殊性
文化本身是一種教育力量;教育本身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系主要體現在這四個方面,復習時采用理解記憶的方式、結合自己的常識記憶。結合事例讓知識點生動形象,比如教育具有傳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可以聯想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在孔子學院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233網校課程中包含知識點精析講解、用事例說明知識點等授課形式,點擊進入課程>>,經驗豐富的老師講解理論,讓枯燥的知識生動化!
編輯推薦:開篇就難倒很多人?2019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知識點一
熱點推薦:新人注冊送精華資料>>
復習必看: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難,233網校課程助你快速突破考試重難點,直擊核心考點,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