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小學兒童品德教育中的幾種心理學方法
識記:
1、說理法:是針對兒童的發展水平和存在的問題,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其明辨是非、惡善的準則,從而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提高其道德水平的方法。
2、仿效法:是根據兒童善于模仿的特點,給兒童提供道德榜樣,讓其仿效,從而把社會的道德要求在兒童身上具體化的方法。
提供榜樣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1)榜樣可敬,具有權威性。
(2)榜樣可信,具有真實性。
(3)榜樣可親,具有感染力。
3、應堅決反對體罰和變相體罰。
4、在一定條件下,適當的懲罰對改變行為有一定作用。
領會:
1、為什么懲罰應少用、慎用?
(1)懲罰是帶有一定風險的手段。
(2)懲罰會削弱甚破壞兒童的自我教育。
(3)懲罰易造成意義障礙。
2、運用懲罰時應注意的幾點:
(1)懲罰應以顧及兒童的自尊心、尊重人格為前提,以便使兒童理解教育者的善意,從而消除或減少懲罰可能帶來的消極作用。
(2)懲罰要公正,要考慮兒童的年齡特征。
(3)結合說理的延緩懲罰效果好。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