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學習動機
第一節 學習動機概述
一、學習動機的含義與結構
(一)動機及其功能
所謂動機,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并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它一般具有以下三種功能:一是激活功能,二是指向功能,三是強化功能。
(二)學習動機及其基本結構
學習動機是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致使行為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學習動機的兩個基本成分是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兩者相互作用形成學習的動機系統。
1.學習需要與內驅力
學習需要是指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有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它包括學習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的信念等。學習需要就稱為學習驅力。
奧蘇伯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主要由以下三個方面的內驅力組成,即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
2.學習期待與誘因
學習期待是個體對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目標的主觀估計。學習期待是學習目標在個體頭腦中的反映。
誘因是指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為,并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
學習期待就其作用來說就是學習的誘因。
二、學習動機的種類
(一)高尚的動機與低級的動機
根據學習動機內容的社會意義,可以分為高尚的與低級的。高尚的學習動機的核心是利他主義,低級的學習動機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學習動機只來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二)近景的直接性動機和遠景的間接性動機
根據學習動機的作用與學習活動的關系,可以分為近景的直接性動機和遠景的間接性動機。
(三)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
根據學習動機的動力來源,可以分為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內部動機是指由個體內在的需要引起的動機。例如,學生的求知欲、學習興趣等,外部動機是指個體由外部誘因所引起的動機。
三、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系
只有把學習動機、學習行為、學習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察,才能看出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之間既一致又不一致的關系。
表4-1 學習動機與學習的效果關系圖
正向一致 |
負向一致 |
正向不一致 |
負向不一致 | |
學習動機 |
+ |
- |
- |
+ |
學習行為 |
+ |
- |
+ |
- |
學習效果 |
+ |
- |
+ |
- |
一致的情況是:學習動機強,學習積極性高,學習行為也好,則學習效果好(正向一致);相反,學習動機弱,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行為也不好,則學習效果差(負向一致)。不一致的情況是學習動機強,學習積極性高,如果學習行為不好,其學習效果也不會好(負向不一致);相反,學習動機不強,如果學習行為好,其學習效果也可能好(正向不一致)。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習行為、提高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卻不是決定學習活動的唯一條件。在學習中,激發學習動機固然是重要的,但應當把改善各種主客觀條件以提高學習行為水平作為重點來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