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活潑的性格與學習
(一)性格與學習的關系
性格是一個人的個性中最重要、最顯著的心理特征,它在人的個性中起核心作用,是一個人的本質屬性的獨特結合,是一個人區別于其他人的集中表現。有的學生,由于父母的溺愛、遷就,沾染了一些懶惰、膽小、粗暴、自私、散漫、猶豫不決等不良的性格。這些不良性格對學生的成長是不利的。而開朗、活潑、熱情、勤快的性格,將有助于學生的成才。
一個性格活潑、胸懷寬闊的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能表現其獨立性特點。這種獨立性表現為日常生活的獨立性和精神方面的獨立性。性格活潑的學生在學習中,由于心情愉快、思考問題細微、觀察深刻,別人觀察不到的問題和細節,他能很快地捕捉到。性格活潑的學生一般來說,學習主動,特別愛提問題,這就能促使其智力的發展。
活潑的性格總是與寬闊的胸懷聯系在一起的。性格活潑的學生,不會斤斤計較個人的得失,不會對別人的意見、成見懷恨在心,而是能容忍不同的意見。顯得精神愉快、胸懷坦蕩。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事業上遭到了失敗時,不會垂頭喪氣,失去信心,而是重新振作精神,分析失敗的原因,滿懷信心去迎接新的學習任務。
活潑的性格,有助于學生形成果斷性。他們在一個復雜的問題出現在面前,需要明確而及時地作出決定時,能清醒地了解行動的結果,需要行動時能當機立斷而不遲疑。情況改變時又能立即改變決定。而性格懦弱者,則經常優柔寡斷,前怕狼后怕虎,欲行又止,以致坐失良機,無所作為。
不少學者和教育家從教育實踐中看到了性格對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性。郭沫若先生認為:“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有幾分勤奮苦練,天資就能發揮幾分。天資的充分發揮和個人的勤學苦練是成正比例的。”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學習活動中良好性格特征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努力奮斗,“奮斗是成功之父”,奮斗必導致學習的成功。二是實事求是,“知之則知之,不知則不知”,只有承認自己尚不知道,經過努力,才有可能知道的那一天。三是獨立意識,要有“獨立的意志,獨立的思想,獨立的生計和耐勞的筋骨”,方能使學習取得成功。四是有創造精神,要做到“六個解放”,將自己的創造力盡量地發揮出來。①由此可見,一個學生具有優良性格特征,可以保證其具有正確的學習動機,穩定的學習情緒、持久的學習興趣和頑強的學習意志,提高智力水平,獲得學習活動的成功。
(二)與學習活動有關的性格因素
在性格的諸因素中,與學習活動有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1.性格的態度特征
在性格的態度特征中,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與學習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對學習是否用功、是否認真,對作業是否細心,對難題是否刻苦鉆研等,將直接影響到學習活動的成果。教育實踐也證明,一些智力中常的學生,由于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不同,最后取得的學習成績也有很大的差別。
2.性格的意志特征
前面我們已談到意志對學習活動的影響。中小學生性格中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是否遵守紀律、有無自制力、有無堅持性和膽量大小。
3.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學生的智力差異在性格上的表現。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思維和想象的類型不同。如有的人是形象思維發達的藝術型,有的人屬于抽象思維發達的理論型,有的人是處于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中間型。思維類型不同,其智力活動的側重點不同,結果也是不同的。二是表現在智力活動的品質差異上。如在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和批判性等方面所表現出的差異。這些差異也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活動。
(三)性格的形成特點與學習
1.性格的穩定性與可塑性相互制約
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以后,是較穩固的,但又隨社會生活、學習環境的變化發生相應的變化。我們看到性格的穩定性,從而進一步認識到培養良好性格的重要性。另外,性格又有可變性,教師要以榜樣人物去塑造學生良好性格,改變那些不良性格。
2.性格的先天性與后天性相互結合
人的性格的形成,既有先天因素作基礎,又有后天因素起作用,是先天因素與后天因素的結合。
3.性格與氣質相輔相成
一方面性格是在氣質的基礎上形成起來的,另一方面性格又可以掩蓋、改變氣質的某些特征。在學習活動中各種氣質類型的人都可培養積極的性格特征。
相關鏈接: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