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教學設計
第一節 設置教學目標(P188-194)
一、教學目標及其意義
1、概念: 教學目標:是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
2、意義:
①指導學習結果的測量與評價②指導教學策略的選用③指引學生學習
二、教學目標的分類(布盧姆)
1、認知目標(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評價)
2、情感目標(接受、反應、形成價值觀念、組織價值觀念系統、價值體系個性化)
3、動作技能目標(知覺、模仿、操作、準確、連貫、習慣化)
三、教學目標的表述(P193)
1、行為目標 2、心理與行為相結合的目標
四、任務分析:是將教學目標逐級細分成彼此相聯的各種子目標的過程
第二節 組織教學過程
基本要素:教學事項、教學方法、教學媒體、課堂教學環境
一、教學事項:教師安排的程序性事項(加涅)
1、引起學生注意 2、提示教學目標 3、喚起先前經驗 4、呈現教學內容 5、提供學習指導
6、展現學習行為 7、適時給予反饋 8、評定學習結果 9、加強記憶與學習遷移
二、教學方法
1、定義: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而采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
2、基本教學方法:
講解法;演示法;課堂問答;練習;指導法;討論法;實驗法;游戲;參觀法;實習作業
三、教學媒體
使教學遵循:經驗的直接動作表征、經驗的圖像表征、經驗的符號表征
四、課堂教學環境
課堂物理環境 課堂社會環境
第三節 選擇教學策略
一、定義:教學策略指教師采取的有效達到教學目標的一切活動計劃,包括:教學事項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用、教學媒體的選擇、教學環境的設置、師生相互作用設計
二、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策略——指導教學 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一)發現教學
1、定義:又稱啟發式教學,指學生通過自身學習活動而發現有關概念或原理的一種教學策略。
2、教學設計四原則(布魯納):
①教師要將學習情境和教材性質向學生解釋清楚 ②要配合學生的經驗,適當組織教材
③要根據學生心理發展水平,適當安排教材難度與邏輯順序 ④確保材料難度適中,以維持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
(二)情境教學
含義:指在應用知識的具體情境中進行知識教學的一種教學策略
(三)合作學習
1、定義:指學生們主動合作學習的方式代替教師主導教學的一種教學策略
2、設計實施五特征:
①分工合作、②密切配合、③各自盡力、④社會互動、⑤團體歷程
四、個別化教學:
1、基本環節:①診斷學生的初始學業水平或學習不足; ②提供教師與學生或機器與學生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
③引入有序的和結構貨攤教學材料,隨之以操練和練習; ④容許學生以自己速度向前學
2、經典模式
①程序教學(創始:普萊西,貢獻最大:斯金納)、②計算機輔助教學、③掌握學習(布盧姆)
輔導匯總: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