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材料分析題
1.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某日,某市一學校電視臺播出該校一些學生在校園內的一些不文明行為,其中有一對男女同學摟肩搭背,由竊竊私語到開始接吻。雖然他們在臉上都打了馬賽克,但熟悉的人都知道他們是誰。事后,被曝光的兩個當事人精神受到強烈刺激,甚至差點兒為此自殺。問題:請用教育法律知識分析,該學校的做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2.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某民辦幼兒園,由于場地不達標、消防未通過、法人資料缺少等造成辦學條件不具備,區教育局不給幼兒園發辦學許可證。然而,在開學初,投資方卻無視教育行政部門的勸阻,大張旗鼓違法招生和辦學。由于該幼兒園學費相當便宜,所以有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該幼兒園讀書,生源充足。幾天后,區教育局對該園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并給該幼兒園下達了整改通知書,指出該幼兒園未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辦學的行為是違法的,并要求整改完成后于l3日交齊辦理辦學許可證的證照和資料,否則將發通知責令停辦。
問題:請根據教育教學法律分析上述材料中辦學者的行為是否合法,并分析材料中教育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3.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某幼兒園大班的兩名幼兒課間休息時在操場上相互嬉鬧,幼兒甲將幼兒乙摔倒在地,致使乙的脊傷,當時乙的下肢不能活動。其他幼兒將此事報告了伍老師,伍老師立即與乙的家長取得了聯其迅速到幼兒園來處理此事。家長來到后立即將乙送到醫院治療,乙住院治療了26天,共花醫療費8674元。出院后,乙的右腿仍行走不便。幼兒乙的父母以乙作為原告,將幼兒甲的父母、其所在幼兒園列為共同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賠償訴訟。
問題:本材料中的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4.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某學校學生人數嚴重超標,每班超出標準30人,全體學生集中在一棟教學樓內上課。教學樓本來有兩個樓梯供師生使用,但為了方便管理,其中一個樓梯被長期封閉,樓道里也沒有應急燈。有天晚上突然停電,當下晚自習的學生走到二樓時,一名學生惡作劇地喊了一聲“地震了”,結果造成嚴重擁擠,有些學生被擠倒,受到踩壓,造成多名學生受傷的嚴重后果。
問題:請用教育法律知識分析這一事件中的相關法律責任。
5.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某市一所幼兒園在市舉辦的地方文化節期間,利用幼兒園地處市中心的位置,將操場改為臨時停車場,并停止了園內一切體育活動。幼兒園還組織教師和部分大班幼兒輪流疏導和看管車輛。該園園長認為這種做法既為幼兒園增加了經濟收入,又為幼兒提供了鍛煉自己的機會,一舉兩得。
問題:這所幼兒園的做法是否合法?為什么?
6.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小芳的家住在農村,是村里的困難戶。她6歲了,應該進入小學念書了。但是,她爸爸卻說:“家里這么窮,你不要上學了,幫家里干點活兒吧!”小芳聽了后,傷心地哭了。她想念書,但是,她又不能不聽爸爸的話。老師了解到小芳的情況后,找到了小芳的爸爸,勸他讓小芳上學。小芳爸爸說:“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讀書也沒什么用,還不如讓她在家里干點活兒呢。再說了,小芳是我的女兒,讓不讓她上學我說了算。”
問題:小芳爸爸的說法對嗎?小芳爸爸違反了哪些法律規定?
7.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某小學三年級學生在學校的倡議及班主任老師的指導下,成立了一個“學雷鋒活動小組”,共有成員16人,均是不滿lo周歲的未成年人。某星期天,該小組組織全體成員去一個“五保戶”家做好事,事前未告知班主任及學校。誰知在打掃衛生的過程中,女學生趙小娟在擦洗房間的玻璃時,失足從椅子上摔下來,造成左腳骨折。事后,趙小娟的父母要求學校賠償部分醫藥費。但學校認為趙小娟摔傷是她自己不小心所致,與學校無關。
問題(一):趙小娟摔傷,學校該不該承擔賠償責任?為什么?
問題(二):趙小娟的監護人該是誰?監護人在本案中有什么過錯?
問題(三):你認為學校有必要給予趙小娟經濟補償嗎?
8.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王力是一個15歲的初中生,他總覺得自己不是讀書的料,就想到一家餐館去打工賺錢,可是,又聽別人說,未滿16歲的未成年人是不允許被雇用的。
問題:以上哪一種觀點是正確的?為什么?
9.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雯雯是某幼兒園大班的學生,成績一直不好。有一次,在數學課上她沒有認真聽講,老師就打了她一下,從此,雯雯一想到數學課,就感到害怕。
問題:我們應該怎樣評價這位數學老師?
10.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玲玲是幼兒園大班的幼兒,一天下午課間,因與其他小朋友吵架而私自離開幼兒園。上課時老師發現玲玲不在教室,同桌報告說玲玲可能回家了,老師信以為真,未予追查。原想等玲玲回園后再予以批評教育。當天放學時,玲玲的媽媽來接玲玲,老師才知道玲玲并未回家,經家長與親友聯系,仍無下落。無奈中家長報案,但仍無其下落。家長最后到法院狀告幼兒園,要求賠償10萬元。
問題(一):玲玲失蹤,幼兒園和玲玲的老師是否承擔責任?如果承擔,可能會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問題(二):本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11.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強強是幼兒園小班的學生,因智力發育得較晚,成績總是很差。一次老師讓他背誦古詩,他又背不出來,老師當著全班幼兒的面,對強強說:“你怎么那么笨,是不是長了豬腦子啊?”同學們哄堂大笑。下課了,好幾個同學圍著強強叫“豬腦子”。強強羞愧極了,回家大哭了一場,說什么也不愿意再上學了。強強的父母問明原因,找到幼兒園,園長在弄清楚情況后,嚴肅地批評了強強的老師,要求他在班上給強強道歉,并教育全班幼兒要互相尊重,不能取笑強強。
問題:請談談你對這件事的看法。
12.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某縣教委實行機構改革,將原來的勤工儉學管理站改為縣教育服務公司,并決定于星期四舉行掛牌儀式。為了營造熱鬧氛圍,縣教委提前半個月通知縣城內各幼兒園、中小學組織學生,屆時到場助興。星期四,教育服務公司掛牌儀式如期舉行,縣城所有學校的學生共計400多人次參加典禮,縣教委的領導們十分滿意,感覺效果好極了。
問題:本材料中,縣教育局的行為侵犯了學校的哪項權利?侵犯了學生的哪項權利?
13.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某市公立幼兒園新校區開始招生報名,當市民李先生來到現場,將戶口簿交給工作人員時,工作人員卻讓他出示工作證。李先生很奇怪,詢問為什么要看工作證,工作人員告訴他,此次招生只招市委、市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的子女。李先生又問:“那么為什么不招別的學生呢?,,工作人員給出的回答是:“我們新校區主要解決市委、市政府工作人員子女就讀難的問題,今年只開4個班,資源有限。”
問題:該幼兒園的做法合法嗎?為什么?
14.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濤濤愛淘氣,經常在課堂上說話、做小動作,有時還不完成作業。一天,他又在課上說話、做鬼臉,被班主任老師發現了。老師非常生氣,對濤濤說:‘‘你的課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長找來,什么時候你爸爸來了,你再來上課。”濤濤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著。這時,正好校長路過,問清了原因后,把濤濤送回教室。事后,校長把濤濤的班主任老師找去,提出了批評。
問題:你認為校長批評的對嗎?班主任和濤濤同學應該怎樣做呢?
15.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某小學三年級有個小姑娘叫揚揚,兩年前揚揚的爸爸媽媽離了婚,揚揚與媽媽生活在一起。兩年來揚揚的爸爸從不來看望揚揚,也不給撫養費。前不久,揚揚的媽媽下崗了,一個月只有300元生活費,家里生活很困難,揚揚的媽媽想讓揚揚輟學。
問題:你認為揚揚應該怎么辦呢?
16.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某山區小學依山而建,一排土坯房教室呈丁字形緊挨山坎下,山坎因過度采伐,所剩樹木不多,女教師耿某和她的29名學生的教室正好在丁字頭。春夏之交,陰雨綿綿,教室有點漏,連墻上都是濕漉漉的,好像要滲出水來。下午第二節課耿老師在上課,突然雷聲隆隆,接著傾盆大雨下起來了。就在這時,耿老師突然聽見有點異樣的響聲,回頭一看,只見有碎土從黑板邊掉下來,接著靠山的墻也掉下土,孩子們驚恐不安,耿老師邊安慰孩子邊讓孩子將課桌椅往中間移。這時靠山的那面墻倒下來了,耿老師讓孩子們快跑,可有兩個孩子嚇呆了,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耿老師撲上去護住孩子,而天花板掉下一塊,砸在耿老師身上,耿老師當即受重傷,兩個孩子一個小腿骨折,另一個安然無恙。
問題:本材料的事件是否屬于學校責任事故?應該怎么處理?
17.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每年一到棉花收購季節,某學校都會以勤工儉學的名義組織學生去摘棉花。學生在地里一干就是10多天,每天常常超過10小時,學生們普遍感到非常疲憊。如果學生不想參加勤工儉學,則須向
學校繳納幾十甚至幾百元錢進行贖買。問題:請用教育法律知識分析,學校的這種做法合適嗎?為什么?
18.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某幼兒園教師鄭某,因住房分配政策對園長心存不滿,對工作失去了信心,于是向幼兒園提出了請調報告,要求立即調走。當時幼兒園工作非常緊張,并且鄭某擔任的課程還未結束,與幼兒園簽訂的聘任合同也還未到期。因此,經研究,幼兒園決定暫不考慮鄭某的調動問題,并派人做他的思想工作,勸其認真考慮。鄭某卻認為這是有意攔阻不放其走,因而拒不上課,致使其所擔任的課程被迫叫停。園長多次找鄭某做工作,但他仍不去上課。
問題:試運用所學的教育法規知識進行分析,鄭某的做法對嗎?為什么?
19.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奇奇,有一天,他在教室內玩球,將一個價值300元的吊燈打壞。幼兒園在查明事實經過后,依據幼兒園有關“損壞公物要賠償和罰款”的規章制度,對奇奇做出三點處理決定:一、給予警告處分;二、照價賠償吊燈;三、罰款300元。對此,幼兒園、教師、幼兒和幼兒家長都沒有感到不要。
問題:幼兒園的做法合理嗎?為什么?
20.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某鄉一所學校進行危房改造,鄉政府公開向學生家長集資。由于進度緩慢,鄉政府便向學校下了一道命令,凡是繳了集資款的家庭,其子女可以正常上課,否則要讓學生停課回家催家長繳款。結果,該學校50多人的教學班只剩下10多名學生,教師無法正常上課,只好停課一周。
問題:請從法律角度分析這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