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師資格《保教知識與能力》全真試卷及解析(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主張教育要與兒童天性的自然發展一致起來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紐斯
B.盧梭
C.福祿貝爾
D.裴斯泰洛齊
2.兒童學習書面語的最佳時期是( )。
A.1~2歲
B.2~4歲
C.4~5歲
D.5~6歲
3.( )是我國學前教育所特有的一條原則。
A.獨立自主性原則
B .發展適宜性原則
C.保教結合原則
D.綜合性原則
4.兒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是( )。
A.家庭
B.托兒所
C.幼兒園
D.學前班
5.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主要是指( )。
A.購買大型玩具
B.安裝塑膠地板
C.合格的物質條件和良好的精神環境
D.選擇較清靜的場所
6.在幼兒園實踐中某些教師認為幼兒進餐、睡眠、茶點等是保育,只有上課才是傳授知識、發展智力的唯一途徑,不注意利用各環節的教育價值,這種做法違反了( )。
A.發揮一日生活的整體功能原則
B.重視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原則
C.尊重兒童原則
D.實踐性原則
7.3歲前兒童的言語主要是( )。
A.連貫言語
B.邏輯言語
C.情境言語
D.復合言語
8.當教室中一片喧嘩聲時,教師突然放低聲音或停止說話,會引起幼兒的注意。這是( )。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
B.與幼兒的需要關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
C.在成人的組織和引導下.引起幼兒的有意注意
D.利用活動引起幼兒的有意注意
9.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出現在( )。
A.4.5~5.5歲
B.4~5歲
C.5~6歲
D.6.5~7.5歲
10.從兒童聽覺的發展看,新生兒聽覺的特點是( )。
A.沒有聽覺
B.聽覺的個別差異小
C.聽覺的個別差異大
D.聽覺沒有差異
11.下列符合兒童動作發展規律的是( )。
A.從局部動作發展到整體動作
B.從邊緣部分動作發展到中央部分動作
C.從粗大動作發展到精細動作
D.從下部動作發展到上部動作
12.兒童學習簡單口語的最佳期是( )。
A.1~2歲
B.2~4歲
C.4~5歲
D.5~6歲
13.兒童注意開始受到表象影響的年齡是( )。
A.1歲以前
B.1.5~3歲
C.3~4.5歲
D.4.5~6歲
1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手眼協調動作的出現是出生后頭半年嬰兒認知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B.兒童從出生起就有觸覺反應
C.手的觸覺作為探索手段早于口腔的觸覺探索
D.觸覺在兒童的人際關系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
15.有差別的微笑的出現是( )發生的標志。
A.最初誘發性微笑
B.最初社會性微笑
C.最初生理性微笑
D.最初自發性微笑
16.學前兒童美育的重點不包括培養兒童( )。
A.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
B.表現美的技能
C.鑒賞美的能力
D.評價美的能力
17.一個小女孩聽爸爸說這次出國回來要給她買電動火車,于是,她到幼兒園對小伙伴說:
“我爸爸從國外給我帶回一個電動火車,可好玩了。”這是小孩( )的表現。
A.記憶
B.知覺
C.想象
D.撒謊
18.從言語功能上講,兒童在幼兒園想媽媽時說“我不哭”,這是( )。
A.調節功能
B.游戲功能
C.交際功能
D.問題功能
19.下面不屬于幼兒社會性需要的形式是( )。
A.安全
B.交往
C.游戲
D.尊重
20.最有利于兒童成長的依戀類型是( )。
A.回避型
B.安全型
C.反抗型
D.遲鈍型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