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4.蘭蘭是幼兒園中班的孩子。一天她拿趕紙和筆畫畫,畫之前她自言自語地說:“我想畫小貓咪。”先畫了貓頭、貓耳朵,再畫貓眼。然后畫了條線,說:“這是草地。”在上面畫了綠草小花,接著又畫了只兔子。邊畫邊說:“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火車”。這時她又突然想起來:
“小貓還沒嘴呢!也沒畫胡子。”于是又畫了起來。
請認真閱讀、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問題:
(1)蘭蘭的畫畫行為,說明了幼兒想象的一個什么特點?為什么?
(2)說明如何培養幼兒的有意想象。
15.大班的洋洋想玩“開獎”游戲,他畫了很多獎券,還大聲叫嚷:“快來摸獎呀!特等獎自行車一輛!”童童在洋洋那里摸到了特等獎,洋洋推給她一把小椅子,告訴她:“給你,自行車!”童童高興地騎上去。強強也來了,也在洋洋那里摸到了特等獎,洋洋還是推給他一把椅子,強強也很高興地騎上去,兩腳模仿著踩踏板的動作,蹬個不停。老師也來了,洋洋高興地讓老師摸獎,結果老師也摸到一個特等獎。洋洋迫不及待地把一把椅子推給老師,還說道:“恭喜恭喜,你摸到一輛自行車!”可是,老師卻說:“你這自行車一點也不像,怎么沒有輪子呀,應該給它裝上輪子!”洋洋低頭看看自己的“自行車”,愣住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洋洋忙著按老師說的給他的“自行車”裝上輪子.開獎活動不得不停了下來……
老師對洋洋游戲的干預合適嗎?請對洋洋的游戲方式和老師的干預方式作出分析和判斷。
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0分)
16.幼兒園的科學區中,擺放了不倒翁的玩具,教師發現孩子們對不倒翁不是非常感興趣,進入大班,幼兒已經不苒滿足于對玩具的外表進行簡單的感知,他們開始探索事物的簡單奧秘,逐步走入科學的大門。
針對這一現象,設計一個有關不倒翁的科學活動設計,引起幼兒對不倒翁的興趣,使其發現力的平衡的科學道理。并能理解并加以運用。
試題沖刺>>11.5教師資格證考試各科全真模擬試卷最后沖刺 各科考點訓練題
考試,沒一點把握?跟著老師,用7天時間,輕松把握考試重點,一次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