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要了解直觀性教學的內在規律、因果關系、應選擇的研究方法是( )。
A.歷史研究法
B.觀察法
C.實驗法
D.調查法
【參考答案】C
【講師點睛】實驗法是教育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實驗法是指人們根據一定的科學研究目的,利用科學儀器設備,在人為控制或模擬的特定條件下,排除各種干擾,對研究對象進行觀察的方法。實驗法可以人為地創設條件,對某些在自然觀察中不易觀察到或不易集中觀察到的情景現象進行研究,從而擴大研究范圍;可以揭示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這是其他研究方法難以達到的;可以重復驗證,提高結論的科學性;實驗結果以較為精確的數據說明問題,令人信服。實驗法由于高度控制會帶來環境“失真”;會由實驗人員和實驗過程帶來負效應;不可避免地存在樣本不足和選擇誤差。
2.( )是指幼兒園班級中的保教人員通過組織、計劃、實施、調整等環節,把幼兒園的人、財、物、時間、空間、信息等資源充分運用起來,以達到高效率實現保育和教育的目的。
A.幼兒園班級管理
B.幼兒園年級管理
C.幼兒園教師管理
D.幼兒園兒童管理
【參考答案】A
【講師點睛】本題是對“幼兒園班級管理”的定義的考查,幼兒園班級管理是指幼兒園班級中的保教人員通過組織、計劃、實施、調整等環節,把幼兒園的人、財、物、時間、空間、信息等資源充分運用起來,以達到高效率實現保育和教育的目的。班級管理是由人去實施的,即管理的主體是人。班級管理是通過計劃、組織、實施、調整等環節來實現的。班級管理的對象是幼兒園的人、財、物、時間、空間、信息等。不同的管理活動,其對象不同,可以是人或人和其他因素的綜合。班級管理是有目標的活動,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管理目標。所以,本題正確答案選A。
3.評價幼兒園活動內容時,對活動內容的適宜性、有效性表述不準確的是( )。
A.活動內容要依據教育目標
B.活動內容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C.活動內容不需要過分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
D.活動內容要尊重幼兒的學習興趣和需要
【參考答案】C
【講師點睛】活動內容的適宜性、有效性指活動內容要適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尊重幼兒的興趣需要,符合幼兒園教育目標,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在已有的認知經驗上建構自己新的認知。
二、簡答題
簡述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的幾個階段,并對前兩個階段的主要內容做簡述。
【參考答案】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的四個階段分別是: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2歲)、形式運算階段(12—15歲)。
(1)感知運動階段(0—2歲):物體恒存性這一階段的兒童認知發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覺和動作的分化,在這一階段后期,感覺和動作出現分化,思維開始萌芽。
(2)前運算階段(2—7一歲)
①出現了語詞或其他符號,開始出現表象和形象圖式。
②思維不可逆。
③認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④一切以自我為中心。
通關方案:2017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提前備考有妙招,233網校匯聚教師資格經驗豐富講師,為廣大考生打造一次通關秘籍,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