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維納
B.奧蘇伯爾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12、在應用知識的具體情景中進行知識教學的一種教學策略,這是指( )
A.發現學習
B.情境教學
C.合作學習
D.程序教學
13、最早研究群體動力的是心理學家( )
A.謝里夫
B.布魯納
C.戴爾
D.勒溫
14、非測驗的評價技術主要包括( )
A.案卷分析、觀察、情感評價
B.案卷分析、觀察、認知評價
C.實驗、日記分析、技能評價
D.實驗、日記分析、認知評價
15、小學生兒童的社會性發展表現的兩個方面是( )
A.社會性認知與社會性情感
B.社會性行為與社會性交往
C.社會性意志與社會性認知
D.社會性認知與社會性交律
16、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也作為動力因素影響學習速度和質量的是( )
A.氣質
B.性格
C.需要
D.動機
17、五年級二班一共有48位學生,小紅排名全班第l5名,這種評價屬于( )
A.常模參照評價
B.標準參照評價
C.形成性評價
D.總結性評價
18、通過直接感知要學習的實際事物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即為( )
A.言語直觀
B.模象直觀
C.實物直觀
D.行為直觀
19、形成訓練說,相同要素說,經驗類比說等是屬于( )
A.早期的遷移理論
B.道德發展理論
C.動機理論
D.認知發展理論
20、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是由低到高依次排成一定的層次,其基本需要有( )
A.三種
B.四種
C.五種
D.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