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2.答:(1)增加對學校教育過程和學生學習過程的理解。
(2)學校教育心理學知識是所有教師的專業基礎。
(3)有助于科學地總結教育教學經驗。
(4)提供了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和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基礎。
33.答:(1)樹立自信、自重與自尊的行為模范。
(2)以成功的經驗激勵學生的積極自我意識。
(3)尊重學生的理智與情感,防止不當的褒貶。
(4)提出明確與合理的要求,關心學生的學習成敗,期望應成為對學生潛能的挑戰。
34.答:(1)利用非正式學生群體的特點增強正式學生群體的素質。
(2)精心做好非正式群體成員的工作,特別是做好其“領袖”的工作,以限制其消極作用,爭取轉化為發揮積極作用。
(3)對于破壞性的學生中的“團伙”,要堅決予以拆散,不能允許存在,當然,對此也要講究方法。
35.答:(1)根據遺忘先快后慢的規律,要科學地分配復習時間,及時復習,經常復習;
(2)應根據材料的性質和數量合理安排復習。
(3)要強調復習的效率和主動性。強調反復閱讀和嘗試回憶相結合。
36.答:(1)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性。
(2)幫助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3)增強創造性。
(4)發展對藝術的興趣。
(5)增強好奇心。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7.答(1)以積極的指導為主。以消極的管理為輔。
(2)培養良好行為于先,獎懲管理于后。
(3)師生共同制定可能達成的行為標準。
(4)采取民主式領導,培養學生群居共處的合作態度。
(5)改善處理問題行為的技巧,以他律為始,以自律為終。
(6)減少造成不良行為的校內及校外刺激因素。
38.答:促進知識理解的方法有:
(1)通過直觀教學,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
(2)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提高概括水平。
(3)利用變式和比較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
(4)通過語言明確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內容。
(5)使知識具體化,通過應用加深理解。
(6)使知識系統化,進一步理解教材。
(7)指導學生自學。
(8)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區別進行指導。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