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
21.根據班集體性質,可將其分為 :團結的班集體、離散的班集體和散聚的班級體。
22.桑代克提出的學習三大基本規律是 :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23.布魯納認為,學習所包含的三個過程是:新知識的獲得、知識的轉換和檢查知識是否恰當和充實。
24.遺忘的干擾理論認為,干擾主要有兩種表現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
25.學習積極性的高低可以從注意狀態、情緒狀態和意志狀態三個方面進行考察
26.與創造性思維關系最密切的是:發散思維。
三.名詞解釋
27.個體社會化: 是指個人逐漸接受一定社會或群體所要求的知識經驗、行為規范、價值觀體系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的過程。
28.學習目標: 是對學習者通過教學以后將能做什么的一種明確的、具體的表述,它主要描述學習者通過學習以后預期產生的行為變化。
29.教學評定: 根據一定標準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估價的過程。
30.下位學習: 當所學的新知識相對于原有認知結構為下位關系時,新舊知識的同化作用就表現為新知識被吸收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去,充實了原有認知結構,新知識本身也獲得了再吸收新材料的力量。
31.遺忘曲線: 遺忘和保持是一對矛盾的兩個方面。在保持過程或保持曲線中也反映出遺忘過程或遺忘曲線。
四.簡答題
33.簡述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自我意識的方法
(1)樹立自信、自重與自尊的行為模范
(2)以成功的經驗激勵學生的積極自我意識
(3)尊重學生的理智與情感,防止不當的褒貶
(4)提出明確與合理的要求,關心學生的學習成敗,期望應成為對學生潛能的挑戰
(5)尊重學生個人價值,培養合理的人際關系
34.簡述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
A.:教學目標
B.:教學內容
C.:教學對象
D.:教學策略E:教學媒體F:教學評價
35.簡述加涅關于指導學習的基本觀點
①教學就是要教大量有組織的系統化的知識。
②認為教思維方法,指導學生“如何想”,并不能養成能力,必須通過大量有組織的知識學習才能培養能力。
③教學必須給學生充分的指導:沿著規定的程序進行。
36.簡述人本主義的教學原則
1.教學更多的注重于情感發展而不是知識的獲得
2.強調發展自我觀念
3.強調交往
4.強調發展價值觀
五.論述題
37.教學中如何促進知識的理解
(1)通過直觀教學,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
(2)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提高概括水平。
(3)利用變式和比較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
變式:就是變換各種直觀材料或事例的呈現形式,以便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
(4)通過語言明確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內容。
38.在教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動機
(1)加強學習目的的教育,發揮目標激勵作用(1分)
(2)引起心理上的不確定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2分)
(3)通過獲得成功的機會和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2分)
(4)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分)
(5)利用學習反饋和學習評定(1分)
(6)利用學習競賽和獎懲激發學習動機(1分)
(7)與學生簽訂學習協議(1分)
歷年真題:09-2012年四川省教師資格心理學A級真題及答案
特別推薦:四川教師資格考試A/B級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