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綜合素質考點:教師職業行為(二)
——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要處理好的幾大關系
根據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的要求,《中學綜合素質》教師的權利與義務這一節需要理解教師職業行為規范的主要內容,在教育活動中運用行為規范恰當地處理與學生、學生家長、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關系。
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家長、教師與同事、教師與教育管理者的關系是學校中基本的人際關系,正確處理好這些關系,直接關系著教育活動開展的質量和效率。
一、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師各類人際關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關系。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師生之間是平等對話、互教互學的過程,教師不是高高在上的絕對權威,學生也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師生處于共同學習、教學相長的狀態。教學過程不再是教師單方面設計并運作的“單邊活動”.而是變成一種互動的、發展的“雙邊活動”一因此,素質教育觀下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應當從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了解學生、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嚴格要求學生五個具體的方面展開。
1.熱愛學生
熱愛學生是處理師生關系的基礎和根本出發點.教師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把學生的成長放在第一位,關愛每一位學生,是高尚師德的具體體現,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對少數學生的愛,更不是有差別的愛,應當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愛,對所有學生付出同樣的愛,全面關心學生的成長,關心學生精神生活、關心學生心理健康、關心學生身體素質,把愛的種子撒向每一個學生,保持對學生穩固而持久的愛。教師應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掌握良好有效的溝通與表達技巧。杜絕出現因為個人情緒變化而遷怒于學生的現象。
2.尊重學生
尊重學生是教師建立師生間平等關系的表現。在師生平等的交往關系中,教師的愛是真愛.教師的愛才能夠實現.學生也才能夠感受到教師的愛。從而接受教師對自己的教育。
首先,尊重學生最主要的是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對學生有管理、教育的義務和權利。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擁有按照社會主義教育目標塑造學生的權利,但在人格上,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因此,教師所有教育行為都應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教師不尊重學生的人格,任意打罵、侮辱、體罰學生不僅是違反職業道德規范的.而且是觸犯法律的。
其次,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在教育教學的細節中做到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正確地把握公正的前提是有利于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盡量縮小由社會不公正給學生帶來的差異,辯證地看待學生的優缺點,不絕對化,不同的學生犯了同樣的錯誤,要考慮不同的動機與原因進行處理。最后,要始終信任學生,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生的信任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滿足,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特別是對后進生,教師的信任能夠給他們提供進步的強大動力。
3.了解學生
了解學生是教師熱愛學生的起點,是教師進行教育的前提,也是教師公平地評價學生的需要。
首先,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朋友。素質教育觀下的新型師生關系是平等的,教師不是絕對的權威,在人格上師生平等共同成長,在教學上師生教學相長。
其次,克服不良心理效應的影響,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避免錯誤的心理慣性,因為在沒有深入了解學生的情況下就輕下斷言。會影響學生的成長成才。
最后,了解學生是對學生負責的體現。了解學生是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根基,在不了解學生情況下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即使是再經典,也會出現難以奏效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扎實地了解學生,做好基礎性工作。
4.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
教師的愛是面向一切學生的,學生所需要的愛也是沒有差別的,因而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就是教師的愛給予每一個學生的保證、教師公正地對待學生要求教師要公正、公平、不偏不倚、一視同仁。一方面,教師不能因為個人感情的好惡、私人關系、學生成績的優劣等偏袒或是輕視學生;另一方面,教師不能因為學生的性別、美丑、性格特征、身體條件、家庭出身等的不同而偏袒或輕視學生、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是樹立正確師生觀的核心問題。教師公正地對待學生,要真正地尊重和信賴學生,從師生關系的本質上講,學生與教師之間是平等的,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具有獨立人格和被尊重的權利,教師必須予以保障學生的權利,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貫徹教育公平的理念。
5.嚴格要求學生
學生的成長,需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實現。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行為要符合教育教學的要求,學生的行為也要符合教育教學的要求。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對自己嚴格要求,也對學生嚴格要求一這就是負責,也是一種負責的愛、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將熱愛、尊重、嚴格要求統一結合起來的愛。這種愛不是寵愛、溺愛和偏愛,而是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嚴慈相濟。教師嚴格要求學生要從四個具體的方面去展開工作。
首先,嚴而有理,教師在要求學生時,一方面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符合教育的規律,不應壓抑、抑制,使人片面發展:另一方面,教師在要求學生時要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欣然接受。
其次,嚴而有度、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提出適度的要求,從關心、愛護學生角度出發,認真考慮每一項要求有可能產生的后果,以便做到恰到好處。
再次,嚴而有恒。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必須始終一貫,堅持到底。不能朝令夕改、虎頭蛇尾。在貫徹中遇到來自學生惰性、理解程度等方面的阻撓,教師必須態度堅決、意志堅定。
最后,嚴而有方。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必須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在充分考慮教育條件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剛柔相濟、寓剛于柔。
熱點推薦: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綜合素質考點歸納
通關必看:2017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提前備考有妙招,233網校匯聚教師資格經驗豐富講師,為廣大考生打造一次通關備考秘籍,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