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綜合素質考點:文學素養(一)
——中國文學名家名篇
根據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的要求,《中學綜合素質》文學素養這一節需要了解中外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一、先秦文學
1.《詩經》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體例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劃分為風、雅、頌三類。《詩經》里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手法,獲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
2.諸子散文
作品 | 作者 | 內容舉例 |
《論語》 | 孔子及其弟子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孟子》 | 孟子及其弟子 | 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再作馮婦 |
《道德經》 | 老子(李耳) |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莊子》 | 莊子(莊周) | 庖丁解牛、相濡以沫、望洋興嘆、貽笑大方 |
3.歷史散文
作品 | 成就 |
《尚書》 | 我國最古老的文章匯編,被后人奉為儒家經典 |
《春秋》 | 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采用寓褒貶于記事的“春秋筆法” |
《左傳》 | 我國第一部敘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開創了文史結合的傳統,影響了《戰國策》《史記》的寫作風格 |
《戰國策》 | 展示了東周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 |
4.《楚辭》
《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集,收錄了屈原創作的《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不朽名篇。《離騷》作為楚辭藝術的巔峰之作和代表,在文學史上與《詩經》中的《國風》并稱“風騷”,垂范于后世。
二、兩漢文學
1.《史記》
《史記》,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司馬遷所著,記載了從中國上古傳說到漢武帝時期上下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史記>是中國文學史和史學史上的偉大豐碑.魯迅稱贊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漢書》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東漢史學家班固著,與《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合成“前四史”。
3.《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末年無名氏文人創作的一組抒情短詩。它委婉含蓄、自然質樸中顯出精煉工切的藝術特色,前人有“五言之冠冕”的贊譽。
三、魏晉南北朝文學
1.建安文學
東漢末年漢獻帝建安年間,北方逐步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領袖,“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場、劉楨)為代表的文學活動中心,史稱“建安文學”。
建安詩人生于漢末的動亂年代,大都飽嘗憂患,身感亂離的悲愴。這種悲愴的情緒和“拯世濟物”的雄心、建功立業的愿望相結合,反映在詩歌中,形成了慷慨悲涼、激昂蒼勁的風格,這種風格在文學史上被稱為“建安風骨”。
2.陶淵明
陶淵明.田園詩人的鼻祖,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是詩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園詩。代表作品中,散文以《桃花源記》最為著名,辭賦以《歸去來兮辭》最為著名。
熱點推薦: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綜合素質考點歸納
通關必看:2017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提前備考有妙招,233網校匯聚教師資格經驗豐富講師,為廣大考生打造一次通關備考秘籍,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