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綜合素質考點:歷史文化素養(一)
——中國古代史
根據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的要求,《中學綜合素質》歷史文化素養這一節需要了解中國歷史發展常識和世界歷史發展常識。
一、原始社會
1.原始人群
2.氏族公社時期
母系氏族:這個時期的文化遺存,最突出的是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又稱“彩陶文化”。前者代表黃河流域的文化遺存,后者代表長江流域的文化遺存。
其中最能反映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塑面貌的是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父系氏族: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存最具代表性的是龍山文化遺址和大汶口文化遺址。龍山文化也稱為“黑陶文化”,分布在黃河中下游廣大地區,是由仰韶文化發展過來的。大汶口文化遺址位于山東泰安地區大汶口,已出現了私有財產,有明顯的貧富分化。
二、奴隸社會——夏、商、西周、春秋
1.夏
約公元前21世紀,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禹死后,他的兒子啟奪得王位,原始社會后期的禪讓制度被王位世襲制所取代。
夏朝的青銅器標志著我國由石器時代進入了青銅器時代。夏朝的“夏歷”是我國最早的歷法2.商
約公元前l600年.湯建立商朝。商朝中期,商王盤庚遷都于殷(今河南安陽),因此歷史上也稱商朝為“殷商”。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
商朝出現了甲骨文,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此開始。商朝已有金屬器物、青銅器冶煉技術和鑄造工藝。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生產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著名的青銅器有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3.西周
公元前11世紀中期,周武王滅商后建立西周,定都鎬京(今陜西西安)。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給親屬功臣,公元前771年滅亡。編制的禮樂制度和建立的完備的宗法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4.春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棄鎬京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至公元前47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的社會特點是周王室日漸衰落,大國諸侯先后稱霸。這一時期先后取得霸主地位的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史稱“春秋五霸”。
熱點推薦: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綜合素質考點歸納
通關必看:2017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提前備考有妙招,233網校匯聚教師資格經驗豐富講師,為廣大考生打造一次通關備考秘籍,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