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新藥在研究開發過程中,對藥物的毒副作用進行了極其嚴格的研究,但在藥物上市后的使用過程中,仍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和副作用,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藥物使用不當,或配伍錯誤,甚至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從而導致患者死亡。
一、新增考點
藥物與非靶標結合引發的毒副作用 | 抗腫瘤的烷化劑,如氮芥類、磺酸酯類、含有氮丙啶結構的藥物、含有醌類結構的藥物等含有毒性基團,表現為毒性、致癌性或致突變性 |
抗精神病藥物產生的錐體外系副作用,主要癥狀是帕金森綜合征,表現為運動障礙,如坐立不安,不停的動作、震顫、僵硬等 | |
選擇性COX-2抑制劑的非甾體抗炎藥物羅非普布、伐地昔布等所產生心血管不良反應 | |
選擇性的COX-2抑制劑羅非昔布、伐地昔布等強力抑制COX-2,增強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縮,引發了血管栓塞 | |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類藥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賴諾普利、培哚普利、喹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等治療心血管疾病,導致血壓過低、血鉀過多、咳嗷、皮疹、味覺障礙等不良反應 | |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紅霉素類藥物,如紅霉素、羅紅霉素、克拉霉素等14元環的內酯化合物抗菌的同時也刺激了胃動素的活性,引起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副作用 | |
抗心律失常藥、抗心絞痛藥和強心藥,抗高血壓藥、抗精神失常藥、抗抑郁藥等藥抑制hERG K+通道,誘發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 | |
抗過敏藥物特非那定、阿司咪唑因干擾心肌細胞K +通道,引發致死性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導致藥源性心律失常 | |
藥物與體內代謝過程引發的毒副作用 | 含氮雜環,如咪唑、吡啶等可以和血紅素中的鐵離子整合,對CYP具有可逆抑制作用 |
抗真菌藥物酮康唑對CYP51和CYP3A4產生可逆性抑制作用 | |
胺類化合物如地爾硫草、丙米嗪、尼卡地平等可轉化為亞確基代謝中間體,與血紅素的鐵離子整合產生抑制作用 | |
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成分藥品的患者,再同時大量飲酒就會大量消耗體內的谷胱甘肽,與體內的蛋白等生物大分子作用產生毒性 | |
含苯胺、苯酚等結構藥物的代謝藥物可能被CYP450 氧化代謝生成醌、亞胺醌和次甲基醌的結構,有產生毒性或引發特質性反應的潛在風險 | |
非甾體抗炎藥雙氯芬酸的結構中含有二苯胺,可被CYP3A4或MPO催化代謝氧化,生成與蛋白的加成產物,引發肝臟毒性 | |
非三環類抗抑郁藥奈法唑酮含有苯基哌嗪片段,代謝產物可氧化為具有親電性的亞胺一酲以及N-去芳基化生成氯代對醌,從而產生肝毒性 | |
β受體阻斷藥普拉洛爾在體內的代謝活化產物可與蛋白發生不可逆結合生成產物,導致臨床上發生特質性硬化性腹膜炎 | |
曲格列酮母核在CYP2C8和CYP3A4的作用下形成強親電試劑o-次甲基-醌和p-醌,進而與蛋白質以共價鍵結合;曲格列酮的噻唑烷二酮的代謝活化也會產生毒性 | |
舒多昔康的噻唑環被CYP450開環,生成乙二醛和強親電性酰基硫脲,后者可與蛋白質的親核基團發生共價結合而產生毒性 | |
非甾體抗炎藥佐美酸的代謝產物葡糖醛酸苷酯,可與肝臟的蛋白分子共價結合從而引發肝臟毒性 | |
另一抗炎藥苯唔洛芬的代謝產物為葡糖醛酸苷酯化合物,其可與血漿蛋白的159 位賴氨酸以共價鍵結合,進而產生特質性毒性反應 | |
抗炎藥芬氯酸和異丁芬酸也因可發生葡糖醛酸苷酯化反應,進而引發急性肝中毒和變態反應 | |
鈉通道阻滯藥非爾氨酯在體內的代謝產物易與蛋白的親核基團發生邁克爾加成,產生特質性毒性 |
二、考情分析
藥物的毒副作用屬于考點,特別是有毒副作用的藥物示例,其中包括藥物在體內的代謝反應,生成的產物等,考試中都有可能會考查到。預計考試分數1分左右。
【例題】關于藥物毒副作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A.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再同時大量飲酒就會大量消耗體內的谷胱甘肽
B.曲格列酮的噻唑烷二酮的代謝活化會產生毒性
C.舒多昔康代謝生成強親電性酰基硫脲,可與蛋白質發生共價結合而產生毒性
D.選擇性的COX-2抑制劑羅非昔布、伐地昔布等強力抑制COX-2,可增強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縮
E.含氮雜環,如咪唑、吡啶等可以和血紅素中的鐵離子整合,對CYP具有誘導作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