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仔細講解一下這兩個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一) 假設繼續使用舊設備時,每年產生的凈利潤為A1,年折舊為B1,年攤銷額為C,年利息為D,墊支的流動資金為E,則凈現金流量為=A1+B1+C+D-E
如果使用新設備,則意味著要將舊設備變現,變現損失導致少交所得稅,減少現金流出量,增加凈現金流量,假設使用新設備產生的凈利潤為A2,折舊為B2,年攤銷額為C,年利息為D,墊支的流動資金為E,則使用新設備第一年的凈現金流量為=A2+B2+C+D-E +因舊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發生凈損失而抵減的所得稅額。
二者的差額=(A2-A1)+(B2-B1)+因舊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發生凈損失而抵減的所得稅額
(二) 在經營期的其他年份的情況與第一年基本差不多,只是不再涉及“因舊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發生凈損失而抵減的所得稅額”這項,并且在計算新設備使用期滿(即經營期結束)時的凈現金流量的差額時,涉及“該年回收新固定資產凈殘值超過假定繼續使用的舊固定資產凈殘值之差額”這個項目;
資金為E,則使用新設備第一年的凈現金流量為=A2+B2+C+D-E +因舊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發生凈損失而抵減的所得稅額。
二者的差額=(A2-A1)+(B2-B1)+因舊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發生凈損失而抵減的所得稅額
(二) 在經營期的其他年份的情況與第一年基本差不多,只是不再涉及“因舊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發生凈損失而抵減的所得稅額”這項,并且在計算新設備使用期滿(即經營期結束)時的凈現金流量的差額時,涉及“該年回收新固定資產凈殘值超過假定繼續使用的舊固定資產凈殘值之差額”這個項目;
(三) 以“計算新設備使用期滿(即經營期結束)時的凈現金流量的差額”為例:
假設繼續使用舊設備該年的凈利潤為F1,折舊為K1,年攤銷額為C,年利息為D,回收的流動資金為E,回收的凈殘值為P1;則凈現金流量=F1+K1+C+D+E +P1
使用新設備該年的年凈利潤為F2,折舊為K2,年攤銷額為C,年利息為D,回收的流動資金為E,回收的凈殘值為P2;則凈現金流量=F2+K2++C+D+E +P2
二者的差額=(F2-F1)+(K2-K1)+(P2-P1)即:
該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凈利潤+該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舊+該年回收新固定資產凈殘值超過假定繼續使用的舊固定資產凈殘值之差額
〔教師提示之一〕
【問題】老師,全投資假設下,資金作為自有資金,即如此,為什么還要考慮資本化利息及在經營期支出的利息呢?
【答復】
(1)全投資假設的核心意思是“借款的還本付息支出不屬于項目的現金流量”;
(2)資本化利息并沒有計入項目的現金流量中;只是在投資總額中包含資本化利息。
(3)在計算經營期的凈現金流量時,之所以在凈利潤后面加上利息,是因為在計算凈利潤時已經減掉了利息,如果不另外加上利息,則導致的結果是利息引起凈現金流量減少,只有再另外再加上利息才與全投資假設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