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提示之二〕
【問題】為什么說當市場利率上升時,長期債券發行價格的下降幅度大于短期債券發行價格的下降幅度?
【解答】計算債券發行價格時,需要以市場利率做為折現率對未來的現金流入折現,債券的期限越長,折現期間越長,所以,當市場利率上升時,長期債券發行價格的下降幅度大于短期債券發行價格的下降幅度。
舉例說明如下:
假設有A、B兩種債券,A的期限為5年,B的期限為3年,票面利率均為8%,債券面值均為1000元。
?。?)市場利率為10%時:
A債券發行價格=1000×8%×(P/A,10%,5)+1000×(P/F,10%,5)=924.16(元)
B債券發行價格=1000×8%×(P/A,10%,3)+1000×(P/F,10%,3)=950.25(元)
?。?)市場利率為12%時:
A債券發行價格=1000×8%×(P/A,12%,5)+1000×(P/F,12%,5)=855.78(元)
B債券發行價格=1000×8%×(P/A,12%,3)+1000×(P/F,12%,3)=903.94(元)
通過計算可知,當市場利率由10%上升為12%時,
B債券的發行價格下降的幅度為:(950.25-903.94)/950.25=4.87%
A債券的發行價格下降的幅度為:(924.16-855.78)/924.16=7.40%大于4.87%
〔教師提示之一〕
〔問題〕計算財務杠桿系數的簡化公式,怎么理解分母中的“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
〔答復〕(1)優先股股利是從“稅后”利潤中支付的,優先股股利的數值表示的是對“稅后利潤”的影響數,不是對“息稅前利潤”的影響數,因此,不能直接與息稅前利潤(EBIT)相減;
?。?)“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表示的是優先股股利的稅前還原數,即優先股股利對“稅前”利潤的影響數,也等于優先股股利對“息稅前利潤”的影響數,所以,分母中應該減掉的是“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而不是“優先股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