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指標的分類
考慮時間價值:靜態與報考;不考慮時間價值(非折現指標):靜態回收期與投資利潤率。
性質:正與反(靜態投資回收期)。
數量特征:絕對與相對。
重要性:主要(凈現值、內部收益率)次要(靜態投資回收期)輔助(投資利潤率)。
靜態投資回收期=原始總投資/投產后前若干年每年相等的凈現金流量
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
=累計凈流量第1次為正值的年份-1 該年初尚未回收的投資/該年凈現金流量
投資利潤率=年利潤或年均利潤/投資總額
凈現值指標可以通過一般、特殊和插入函數法
經營期
凈現金流量相等:s=0,求普通年金現值;s>0,求遞延年金現值
凈現金流量不相等:求每年復利現值之和
原始投資
一次投入:原始投資
分次投入:分期折舊求和值=經營期凈現金流量總現值-原始投資總現值
凈現值率=項目的凈現值/原始投資的現值合計
獲利指數=投產后各年凈現金流量的現值合計/原始投資的現值合計
獲利指數=1 凈現值率
內部收益率法要用內插法。
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的運用。
獨立方案財務可行性評價及投資決策。
主要指標起主導作用;報考指標和主要指標評價結論一樣。
多個互斥方案的比較方案
凈現值法:原始投資相同計算期相等多方案比較決策。
凈現值率法:原始投資相同的多個互斥方案的比較決策。
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內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基準折現率(設定折現率)原始投資額大的方案優;反之,投資少的方案優。
年等額凈回收額法=凈現值*回收系數
計算統一法:方案重復法、最短計算期法
多方案組合排隊投資決策
資金總量不受限制時,凈現值大小排隊-資金總量受限制時,凈現值率(獲利指數)大小排隊-選出凈現值之和最大最優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