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本差異的計算——非常有可能出計算題,需要高度關注。
【例】正保公司運用標準成本系統計算產品成本,有關資料如下:
(1)本期單位產品直接材料的標準用量為5公斤,單位材料的標準價格為2元,單位產品的標準工時為4小時,預計標準總工時為2000小時,標準工資總額為6000元,標準制造費用總額為7200元(其中變動制造費用為5000元,固定制造費用為2200元)。
(2)其他情況:
本期產品的實際產量為490件,耗用直接人工2100小時,支付工資6620元,支付制造費用7300元(其中變動制造費用5400元,固定制造費用1900元),采購原材料的價格為2.1元/公斤,本期領用原材料2050公斤。 要求:
(1)計算直接材料成本差異、直接材料價格差異、直接材料用量差異,并說明它們之間的關系。
【答案】直接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標準成本=2050×2.1-490×5×2= -595(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異=(實際用量-標準用量)×標準價格=(2050-490×5)×2=-800(元)
直接材料價格差異=(實際價格-標準價格)×實際用量=(2.1-2)×2050=205(元)
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直接材料成本差異=直接材料用量差異+直接材料價格差異
(2)計算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直接人工效率差異、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并說明它們之間的關系。
【答案】直接人工成本差異=實際人工成本-標準人工成本=6620-490×4×(6000/2000)=74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實際工時-標準工時)×標準工資率=(2100-490×4)×3=420(元)
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實際工資率-標準工資率)×實際工時=(6620/2100-3)×2100=320(元)
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直接人工效率差異+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
(3)計算變動性制造費用成本差異、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并說明它們之間的關系。
【答案】變動制造費用成本差異=實際變動制造費用-標準變動制造費用=5400-490×4×5000/2000=500(元)
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實際工時-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2100-490×4)×2.5=350(元)
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實際分配率-標準分配率)×實際工時=(5400/2100-2.5)×2100=150(元)
它們之間的關系是:變動制造費用成本差異=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
(4)計算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并分別按照兩差異分析法計算耗費差異和能量差異、按照三因素分析法計算耗費差異、產量差異和效率差異。
【答案】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實際固定制造費用-標準固定制造費用=1900-490×4×(2200/2000)=-256(元)
【分析】 實際數 1900 (2)預算數 2200 (3)2100×2200/2000 (4)490×4×2200/2000
【兩差異法】耗費差異=1900-2200= -300(元)
能量差異=2200-490×4×2200/2000=44(元)
【三差異法】耗費差異=-300(元)
產量差異=2200-2100×2200/2000=-110(元)
效率差異=2100×2200/2000-490×4×2200/2000=154(元)
十、財務指標的計算、杜邦系統、因素分析法
【提示】參看教材P386—387【例12-23】。
【例】ABC公司2005年、2006年的有關資料見下表:
項 目 2005年 2006年
銷售量(件) 40 000 48 000
銷售單價(元/件) 50 50
單位變動成本(元) 35 35
固定經營成本(元) 200 000 200 000
利息費用(元) 50 000 50 000
所得稅稅率 33% 33%
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股) 1 000 000 1 000 000
流動資產(元) 100 000 120 000
流動負債(元) 20 000 24 000
要求:
1.計算該公司2005年和2006年的下列指標
(1)邊際貢獻
(2)息稅前營業利潤
(3)凈利潤
(4)每股收益;
【答案】
2005年:
邊際貢獻=40000×(50-35)=600000(元)
息稅前營業利潤=600000-200000=400000(元)
凈利潤=(400000-50000)×(1-33%)=234500(元)
每股收益=234500÷1000000=0.2345(元)
2006年:
邊際貢獻=48000×(50-35)=720000(元)
息稅前營業利潤=720000-200000=520000(元)
凈利潤=(520000-50000)×(1-33%)=314900(元)
每股收益=314900÷1000000=0.3149(元)
2.計算該公司2006年和2007年的下列指標
(1)經營杠桿系數
(2)財務杠桿系數
(3)復合杠桿系數;
【答案】
2006年:
經營杠桿系數=600000÷400000=1.5
財務杠桿系數=400000÷(400000-50000)=1.14
復合杠桿系數=1.5×1.14=1.71
2007年:
經營杠桿系數=720000÷520000=1.38
財務杠桿系數=520000÷(520000-50000)=1.11
復合杠桿系數=1.38×1.11=1.53
3.利用連環替代法按順序計算分析該公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對復合杠桿系數的影響。
【答案】
2007年與2006年的復合杠桿系數的差額=1.53-1.71=-0.18
2006年的三個杠桿系數關系:
1.5×1.14=1.71 ①
第一次替代:1.38×1.14=1.57 ②
第二次替代:1.38×1.11=1.53 ③
②-①=1.57-1.71=-0.14,經營杠桿系數下降引起的復合杠桿系數的降低
③-②=1.53-1.57=-0.04,財務杠桿系數下降引起的復合杠桿系數的降低。
4. 據歷年財務數據分析,ABC公司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隨銷售額同比率增減。如果2007年的銷售增長率與2006年保持一致,預測2007年公司需要追加的營運資金。
【答案】
流動資產銷售百分比=120 000/(48000×50)=5%
流動負債銷售百分比=24 000/(48000×50)=1%
2007年銷售增長率=2006年銷售增長率=(48000-40000)/40000=20%
2007年增加的銷售收入=48000*50*20%=480 000(元)
2007年增加的營運資金=增加的流動資產-增加的流動負債
=480 000*(5%-1%)=19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