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講解十一、違反《企業國有資產法》的法律責任
(一)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法律責任
1.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1)不按照法定的任職條件,任命或者建議任命國家出資企業管理者的;(2)侵占、截留、挪用國家出資企業的資金或者應當上繳的國有資本收入的;(3)違反法定的權限、程序,決定國家出資企業重大事項,造成國有資產損失的;(4)有其他不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的行為,造成國有資產損失的。
2.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3.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委派的股東代表未按照委派機構的指示履行職責,造成國有資產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并依法給予處分。
(二)國家出資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法律責任
1.國家出資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造成國有資產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并依法給予處分:(1)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取得其他非法收入和不當利益的;(2)侵占、挪用企業資產的;(3)在企業改制、財產轉讓等過程中,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平交易規則,將企業財產低價轉讓、低價折股的;(4)違反《企業國有資產法》規定與本企業進行交易的;(5)不如實向資產評估機構、會計師事務所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或者與資產評估機構、會計師事務所串通出具虛假資產評估報告、審計報告的;(6)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企業章程規定的決策程序,決定企業重大事項的;(7)有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企業章程執行職務行為的。因此取得的收入,依法予以追繳或者歸國家出資企業所有。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的,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依法予以免職或者提出免職建議。
2.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規定,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被免職的,自免職之日起5年內不得擔任上述三類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造成國有資產特別重大損失,或者因貪污、賄賂、侵占財產、挪用財產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被判處刑罰的,終身不得擔任上述三類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三)相關中介機構的法律責任
接受委托對國家出資企業進行資產評估、財務審計的資產評估機構、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執業準則,出具虛假的資產評估報告或者審計報告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推薦:中級會計職稱《中級經濟法》考情分析(2008-2011)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章節突破試題 試題專訓
考試應用:加入考試群組,共享備考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