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財務報告(第一部分)
第一節財務報告概述
一.財務報告至少應當包括下列組成部分:
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附注
二.財務報表列報應遵循的基本要求:
1.企業應當以持續經營為基礎,根據實際發生的交易和事項,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進行確認和計量,在此基礎上編制財務報表。
2.財務報表項目的列報應當在各個會計期間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但下列情況除外:
(1)企業會計準則要求改變財務報表項目的列報。
(2)企業經營業務的性質發生重大變化后,變更財務報表項目的列報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
3.性質和功能不同的項目,應當在財務報表中單獨列報,但不具有重要性的項目除外。對于性質和功能類似的項目,應當予以合并。
4.財務報表中的資產項目和負債項目的金額、收入項目和費用項目的金額不得相互抵銷,但滿足抵銷條件的除外:不屬于抵銷的情況:
(1)資產項目扣除減值準備后的凈額列示,不屬于抵銷。
(2)非日常活動產生的損益,以收入扣減費用后的凈額列示,不屬于抵銷。
5.當期財務報表的列報,至少應當提供所有列報項目上一可比會計期間的比較數據,以及與理解當期財務報表相關的說明,但另有規定的除外。
6.企業應當在財務報表的顯著位置至少披露下列各項:
名稱、會計期間、金額單位、如為合并報表的,予以標明
7.企業至少應當按年編制財務報表。
第二節資產負債表
一.資產負債表項目的列示
資產和負債應當分別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列示。
應當歸類為流動資產的:(滿足條件之一)
1.預計在一個正常營業周期中變現、出售或耗用
2.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
3.預計在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含一年)變現
4.自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其他資產或清償負債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流動資產以外的資產應當歸類為非流動資產
應當歸類為流動負債的:
1.預計在一個正常營業周期中清償
2.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
3.自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到期應予清償
4.企業無權自主地將清償推遲至資產負債表日后一年以上
流動負債以外的負債應當歸類為非流動負債
對于在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到期的負債,企業預計能夠自主地將清償義務展期至資產負債表日工資后一年以上的,應當歸類為非流動負債。
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或之前違反了長期借款協議,導致貸款人可隨時要求清償的負債,應當歸類為流動負債。
二.資產負債表的填列方法(老師提示:掌握主要項目的編制,或計算某項目的余額,考試不可能編制完整的資產負債表)
1.直接根據總帳科目的余額填列
2.根據幾個總帳科目的余額列填如貨幣資金
3.根據有關明細科目的余額填列(一定要看明細)
如:應收帳款,應當根據應收帳款、預收帳款所屬明細帳借方余額之和減去壞帳準備后金額填列
預收帳款,應當根據應收帳款、預收帳款所屬明細帳貸方余額之和填列
應付帳款,應當根據應付帳款、預付帳款所屬明細帳貸方余額之和填列
預付帳款,應當根據應付帳款、預付帳款所屬明細帳借方余額之和填列
4.根據總帳科目和明細科目的余額分析計算填列
如長期應收款科目,長期應收款科目總帳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總帳余額-一年內到期的部分
5.根據總帳科目與其備抵科目抵銷后的凈額填列
如: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存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投資性房地產、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商譽
第三節利潤表
一.利潤表的格式和內容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
利潤表結構主要有單步式和多步式,我國企業采用的基本上是多步式,主要有以下內容:
1.營業收入由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組成
2.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損失以“-”填列)+投資收益(損失以“-”填列)
3.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4.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5.每股收益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
二.利潤表的填列方法
1.本期金額欄反映各項目的本期實際發生數
2.報表中各項目主要根據各損益類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三.每股收益
1.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實際發生在外的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當期新發行的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
上述的時間一般按天數計算,在不影響計算結果合理性的前提下,也可用簡化計算方法(按月)
2.稀釋每股收益(此外會有單選客觀題)
企業存在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應當分別調整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利潤和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我國企業發行的潛在普通股主要有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股份期數。
(1)分子的調整
調整的項目: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利息(調加)、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時將產生的收益(調加)和費用(調減),還就考慮有關所得稅的影響,即稅后調增的利潤。(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無需調整分子)
(2)分母的調整
假定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為已發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數的加權平均數(調加)
注意:以前期間發行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假設在當期期初轉換;當期發行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假設在發行日轉換。
(3)對于稀釋性認股權證、股份期權(分子無須調整)
分母的調整:
增加的普通股股數=擬行權時轉換的普通股股數-行權價格×擬行權時轉換的普通股股數/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
減號后面部分是有對價發行的,轉換的股數-對方支付的對價折算成的股數=無對價轉換的股數,即為增加的股數。
3.重新計算
為了保持會計指標的前后期可比性,應當按調整后的股數重新計算各列報期間的每股收益
用于比較會計報表中,如兩個年度每股收益的對比
題目中條件如有送股數,應假定各期期初已經送股了,把股數調整到可對比的數,再計算每股收益。
第四節現金流量表
一.現金流量表的內容及結構
1.現金流量表的概念及結構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報表。
現金是指企業庫存現金以及可以隨時用于支付的存款。
現金等價物,是指企業持有的期限短、流動性強、易于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很小的投資。期限短,是指從購買日起三個月內到期。
2.現金流量的分類
分三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1)經營活動,是指企業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項。(用的是排除法)
包括: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收到的稅費返還、支付職工薪酬、支付各項稅費、支付廣告費用等
(2)投資活動,是指企業長期資產的購建和不包括在現金等價物范圍內的投資及其處置活動。包括:取得和收回投資、購建和處置固定資產、購買和處置無形資產等。交易額性金融資產的增減變動,也屬投資活動。
(3)籌資活動,是指導致企業資本及債務規模和構成發生變化的活動。包括:發行股票或接受投入資本、分派現金股利、取得和償還銀行借款、發行和償還公司債券。
所有者權益增減變動影響到的現金流量,都是籌資活動。
二.現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
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收入和增值稅銷項稅額+應收帳款本期減少額(期初余額-期末余額)+應收票據本期減少額(期初余額-期末余額)+預收帳款本期增加額(期末余額-期初余額)+(-)特殊調整業務
計算發生額時: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期末余額
(2)收到的稅費返還包括收到返還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所得稅、教育費附加等
(3)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1.罰款;2流動資產損失中由個人賠償的現金;3.經營租賃的租金
(4)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
=購買商品、接受勞務產生的銷售成本和進項稅+應付帳款本期減少額(期初-期末)+應付票據本期減少額(期初-期末)+預付款項本期增加額(期末-期初)+存貨本期增加額(期末-期初)+(-)特殊調整業務
(5)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包括:本期實際支付給職工的1.工資;2.獎金;3.各種津貼;4.補貼;5.代扣代繳的職工個人所得稅6.企業為職工支付的養老、失業等社會保險基金、補充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支付給職工的住房困難補助以及為職工支付的其他福利費按工作性質的服務對象在本項目和構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項目反映。
(6)支付的各項稅費包括:1.本期發生并支付的稅費;2.本期支付以前各期發生的稅費;3.本期預交的稅費。包括: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印花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車船使用稅;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但不包括計入固定資產價值,實際支付的耕地占用稅,也不包括本期退回的增值稅、所得稅;本期退回的增值稅,所得稅在“收到的稅費返還”項目反映。
(7)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1.經營租賃支付的租金、2.支付的罰款、3.差旅費、4.業務招待費、5.保險費;6.支付給離退休人員的各項費用(包括支付的統籌退休金和未參加統籌退休人員費用)等
2.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1)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反映企業出售、轉讓或到期收回除現金等價物以外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不包括處置子公司)以及收回持有至到期投資本金而收到的現金。包括轉讓收益,但不包括收回債務工具實現的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股利和利息)。
(2)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反映企業:1.除現金等價物以外的對其他企業的權益工具投資分回的現金股利、2.債務工具投資分回的利息和3.合營中的權益投資分回的利潤,不包括股票股利。
(3)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回的現金凈額反映企業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到的現金(包括固定資產毀損收到的賠償款),減去處置資產而支付的有關費用后的凈額。
(4)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凈額反映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減去相關處置費用以及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后的凈額
(5)收到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除上述各項目外,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入。包括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
(6)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實際支付的現金反映企業1.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實際支付的現金,2.以及用現金支付的應由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負擔的職工薪酬及員工保險及福利費。不包括資本化借款利息、融資租賃租入固定資產支付的租賃費。
(7)投資支付的現金(指狹義投資)反映企業取得現金等價物以外的對其他企業的權益工具、債務工具和合營中的權益投資所支付的現金,以及傭金、手續費等。但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凈額除外。
(8)取得子公司和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凈額反映企業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即企業購買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購買出價中已現金支付的部分減去子公司及其他單位持有的現金等價物后的凈額。
(9)支付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除上述各項目外,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1.購買股票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股利。2.企業購買債券時支付的已到付息期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
3.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1)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反映企業收到的投資者投入的現金。包括發行股票收到的股款凈額、發行債券收到的現金凈額。即:籌資實際收到的款項減去直接支付的傭金;手續費;宣傳費;咨詢費;印刷費等發行費用后的凈額。
(2)取得借款收到的現金反映企業舉借各種短期、長期借款實際收到的現金
(3)收到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除上述各項目外,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如接受現金捐贈等
(4)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反映企業償還債務本金所支付的現金。不包
(5)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反映企業實際支付的現金股利、支付給其他投資單位的利潤和支付的借款利息、債券利息。包括為構建固定資產支付的借款利息。
(6)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企業除上述各項目外,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如對外捐贈現金支出、支付的融資租賃費、分期付款購建固定資產除第一期外其他各期支付的款項。
4.匯率變動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影響
5.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
(1)將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
現金流量表采用直接法反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同時,企業還應采用間接法反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即以凈利潤為起點,調整不涉及現金的收入費用、營業外收支、經營性應收應付項目,調整不屬于經營活動的現金收支項目,據以計算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對四大類項目需要調整:
1》實際沒有支付現金的費用(調加)
2》實際沒有收到現金的收益(調減)
3》不屬于經營活動的損益(調加或減)
4》經營性應收應付項目的增減變動(調加或減)
調整方法:
凈利潤+使凈利潤減少的項目(不影響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使凈利潤增加的項目(不影響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使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增加的項目(不影響凈利潤)-使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減少的項目(不影響凈利潤)
第五節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一.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內容和結構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應當反映構成所有者權益的各組成部分當期的增減變動情況。當期損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以及與所有者的資本交易導致的所有者權益的變動,應當分別列示。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應當單獨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項目:
1.凈利潤
2.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項目及其總額
3.會計政策變更和差錯更正的累積影響金額
4.所有者投入資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等
5.按照規定提取的盈余公積
6.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的期初和期末余額及其調節情況
第六節合并財務報表
一.合并財務報表的概念
合并財務報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業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財務報表。
合并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下列組成部分
合并資產負債表、合并利潤表、合并現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附注
二.合并財務報表范圍的確定
納入合并報表的范圍:
1.母公司直接或通過子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的表決權。具體包括三種情況
1》母公司直接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表決權
2》母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表決權
3》母公司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表決權
2.母公司擁有其半數以下表決權的,且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視為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
1》通過與被投資單位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協議,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表決權
2》根據公司章程或協議,有權決定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政策
3》有權任免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類似機構的多數成員
4》在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類似機構占多數表決權
3.在確定能否控制被投資單位時,應當考慮企業和其他企業持有的被投資單位的當期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可執行的認股權證等潛在表決權因素
4.不納入合并范圍的公司、企業或單位
(1)已宣告被清理整頓的原子公司
(2)已宣告破產的原子公司
(3)合營企業
(4)母公司不能控制的其他被投資單位如:聯營企業
三.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程序
1.對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進行調整
首先要對各子公司進行分類:
(1)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
如其采用的會計政策、會計期間與母公司一致時,不需要進行調整
如其采用的會計政策、會計期間與母公司不一致時,則要按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對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進行調整。
(2)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取得的子公司
除應考慮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的差別,需要對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進行調整外,還應根據母公司在購買日設置的備查簿中登記的該子公司有關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對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進行調整
2.編制合并工作底稿
為合并報表的編制提供基礎,對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各項目的金額進行匯總和抵銷處理,最終計算出合并財務報表各項目的合并金額
3.將財務報表數據過入工作底稿,進行加總,計算出個別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各項目合計金額。
4.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編制抵銷分錄和調整分錄,將內部交易對合并財務報表在關項目的影響進行抵銷處理。
5.計算合并報表各項目的合并金額。
(1)資產類項目:合并金額根據該項目加總金額+該項目抵銷分錄有關借方發生額-該項目抵銷分錄有關貸方發生額
(2)負債類項目:合并金額根據該項目加總金額-該項目抵銷分錄有關借方發生額+該項目抵銷分錄有關貸方發生額
(3)有關收入類各項目和有關所有者權益變動各項目:合并金額根據該項目加總金額-該項目抵銷分錄有關借方發生額+該項目抵銷分錄有關貸方發生額
(4)有關費用類項目:合并金額根據該項目加總金額+該項目抵銷分錄有關借方發生額-該項目抵銷分錄有關貸方發生額
6.填列合并財務報表。
四.合并資產負債表
1.首先需要將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權益法進行調整,調整分錄為:
(1)對于應享有子公司當期實現凈利潤的份額: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投資收益
(2)按照應承擔子公司當期發生的虧損份額: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
(3)對當期收到的子公司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借:投資收益(沖減掉成本法核算的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
(4)對子公司除凈損益以外的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按應享有的份額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資本公積
或做相反分錄
2.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應進行的抵銷處理
(1)長期股權投資項目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項目的抵銷
1》在子公司為全資子公司的情況下:
借:實收資本
資本公積
盈余公積
未分配利潤-年末(非同一控制下抵銷子公司的數)
商譽(母公司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金額與應享有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總額不一致時)
貸:長期股權投資(抵銷母公司的數)
貸:營業外收入
兩者的差如在借方,則借記“商譽”,兩者的差如在貸方,則貸記:“營業外收入”
2》在子公司為非全資子公司的情況下:
借:實收資本
資本公積
盈余公積
未分配利潤-年末(抵銷子公司的數)
商譽(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抵銷母公司的數)
少數股東權益
營業外收入(差額)
兩者的差如在借方,則借記“商譽”,兩者的差如在貸方,則貸記:“營業外收入”
對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上述抵銷過程中不產生差額。
(2)內部債權與債務項目的抵銷
內部資金運動,不能增加企業集團的資產和負債
1》應收帳款與應付帳款的抵銷
初次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抵銷分錄為:
借:應付帳款
貸:應收帳款
借:應收帳款——壞帳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2》應收票據與應付票據、預付帳款與預收帳款、應付債券與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抵銷,比照上述相關規定處理。
應付債券與持有至到期投資之間可能會有差異,差異記入合并利潤表的“投資收益”項目
(3)存貨價值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的抵銷
在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時,應當將存貨價值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予以抵銷
1》第一種做法,按銷售企業銷售該商品的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存貨
2》第二種做法:分兩步考試用這種方法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借:營業成本(按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
貸:存貨
(4)內部固定資產交易的抵銷處理
首先,應將該固定資產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予以抵銷;其次,將當期多計提或少計提的折舊金額從該固定資產當期已計提的折舊費用中予以抵銷。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固定資產——原價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貸:管理費用
3.母公司在報告期增減子公司在合并資產負債表的反映
(1)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增加子公司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的反映
1》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增加的子公司,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時,應當調整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
2》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增加的子公司,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時,不應調整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
(2)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在合并資產負債表的反映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不應當調整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
4.合并資產負債表的編制
合并資產負債表格式在個別資產負債表基礎上,主要增加了三個項目:
一是在“開發支出”項目之下增加了“商譽”
二是在“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增加了“少數股東權益”
三是在“未分配利潤”之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之前,增加了“外幣報表折算差額”
合并工作底稿,項目:
母公司、調整分錄、子公司、合計金額、抵銷分錄、少數股東權益、合計金額
未分配利潤的合計數,還有第二種算法,即來自合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五.合并利潤表
1.合并利潤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利潤表為基礎,由母公司合并編制
編制合并利潤表時需要進行抵銷處理的項目有:
(1)內部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項目的抵銷處理:
1》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期末全部實現對外銷售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銷售企業的收入和購買企業的成本抵銷,重復反映的項目
2》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期末未實現對外銷售形成的存貨的抵銷處理: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借:營業成本
貸:存貨
3》部分實現對外銷售、部分形成期末存貨的情況
分兩部分分別處理。
(2)購買企業內部購進商品作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資產使用時的抵銷處理
編制合并利潤表時,應將銷售企業由于該內部交易產生的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予以抵銷;并將內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資產原價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予以抵銷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固定資產——原價(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的資產負債表部分抵銷)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的資產負債表部分抵銷)
貸:管理費用
(3)內部應收帳款計提的壞帳準備等資產減值準備的抵銷處理
借:應收帳款——壞帳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4)內部投資收益(利息收入)和利息費用的抵銷
借:投資收益
貸:財務費用
(5)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之間持有對方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收益的抵銷處理
1》子公司為全資子公司的情況下:
借:投資收益
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本年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
——應付股利
未分配利潤——年末
2》子公司為非全資子公司的情況下:
借:投資收益
少數股東權益
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本年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
——應付股利
未分配利潤——年末
(6)母公司在報告期增減子公司在合并利潤表的反映
1》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增加子公司在合并利潤表的反映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編制合并利潤表時,應當將該子公司合并當期期初至報告期末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并利潤表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編制合并利潤表時,應當將該子公司購買日至報告期末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并利潤表。
2》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在合并利潤表的反映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期初至處置日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并利潤表。
(7)合并利潤表的編制
合并利潤表的格式在個別利潤表的基礎上,主要增加了兩個項目,即在凈利潤項目下增加了“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和“少數股東損益”兩個項目
屬于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增加子公司當期的合并利潤表中,還應在凈利潤項目之下增加其中:被合并方在合并日以前實現的凈利潤
合并利潤表工作底稿項目:
母公司、母公司借方調整、母公司貸方調整、母公司調整后、子公司、合計、借方抵銷、貸方抵銷、合并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