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層抽樣
所謂分層抽樣,就是先將總體按照一種或幾種特征分為幾個子總體(類、群),每一個子總體稱為一層,然后從每一層中隨機抽取一個子樣本,將子樣本合在一起,即為總體的樣本。
按照各層之間的抽樣比是否相同,分層抽樣可分為等比例分層抽樣與非等比例分層抽樣兩種。
例:根據某產品的銷售統計數據,家庭用戶總體為4萬戶,其中,低收入家庭為1.2萬戶,中等收入家庭為2萬戶,高收入家庭為8千戶。為進一步研究該產品用戶使用狀況,需對300戶進行抽樣調查,如采用分層抽樣,則低、中、高收入家庭用戶的樣本容量分別為:
家庭收入分層 |
戶數(萬) |
所占比例(%) |
各層樣本容量 |
低 |
1.2 |
30 |
90 |
中 |
2 |
50 |
150 |
高 |
0.8 |
20 |
60 |
總計 |
4 |
100 |
300 |
優點 |
(1)當一個總體內部分層明顯時,分層抽樣能夠提高樣本的代表性,從而提高由樣本推斷總體的精確性; |
缺點 |
調查者必須對總體情況有較多的了解,否則無法進行恰當的分層 |
優點 |
易于取得抽樣框,便于組織,可以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 |
缺點 |
樣本分布不均勻,樣本的代表性差。與其他抽樣方法相比,在樣本容量相同的情況下,抽樣誤差較大。 |
5.多階段抽樣
多階段抽樣也稱為多級抽樣,是指在抽取樣本時,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階段從總體中抽取樣本的一種抽樣方式。其具體操作過程是:第一階段,將總體分為若干個一級抽樣單位,從中抽選若干個一級抽樣單位入樣;第二階段,將入樣的每個一級單位分成若干個二級抽樣單位,從入樣的每個一級單位中各抽選若干個二級抽樣單位入樣,依此類推,直到獲得最終樣本。
例:根據整群抽樣的例子,如果針對選中的200個縣,再從中按照簡單隨機抽樣抽取樣本,則屬于二階抽樣,依次類推。
相對于分層抽樣和整群抽樣,多階段抽樣的優點在于適用于抽樣調查的面特別廣,沒有一個包括所有總體單位的抽樣框,或總體范圍太大,無法直接抽取樣本等情況,相對地,可以節省調查費用。其主要缺點是抽樣時較為麻煩,而且由樣本對總體進行估計比較復雜。
(三)非概率抽樣方式
非概率抽樣,又稱為不等概率抽樣或非隨機抽樣,是調研者根據自己的方便或主觀判斷抽取樣本的方法。
可以根據樣本調查的結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總體的性質、特征,但不能從數量上推斷總體。
|
|
優點 |
缺點 |
例子 |
偶遇抽樣 |
也稱就近抽樣、方便抽樣或自然抽樣。它是指研究者根據現實情況,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作為調查對象,或者僅僅選擇那些離得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作為調查對象 |
方便省力 |
樣本的代表性差,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能依賴偶遇抽樣得到的樣本來推論總體 |
街頭攔訪 |
主觀抽樣 |
也稱目標式抽樣、判斷式抽樣或立意抽樣。它是調查者根據研究的目標和自己主觀的分析,來選擇和確定調查對象的方法。 |
可以充分發揮研究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
樣本的代表性難以判斷,不能推論 |
要對福建省旅游市場狀況進行調查,有關部門選擇廈門、武夷山、泰寧金湖等旅游風景區作為樣本調查 |
滾雪球抽樣 |
無法了解總體情況時,可以從總體中的少數成員入手,對他們進行調查,向他們詢問還知道哪些符合條件的人,再去找那些人并詢問他們知道的人 |
|
|
例如針對非自愿下崗女工進行調查。 |
定額抽樣 |
從對總體性質的了解開始,在某一總體中考慮具有某種屬性的人數所占的比例,然后從具有這種屬性的人群中收集數據,并按各類人在總體中的比例賦予它的適當的比重 |
|
定額的比例必須精確,但由于最新的關于總體性質變化的信息并不容易得到,往往造成抽樣中的偏差 |
|
定額抽樣例子:
某大學有4000名學生,其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管理類和理工類學生各占50%,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學生比例分別為40%、30%、20%、10%,現要抽取500人進行調查
|
男 |
女 | ||||||||||||||
|
管理類 |
理工類 |
管理類 |
理工類 | ||||||||||||
年級 |
一 |
二 |
三 |
四 |
一 |
二 |
三 |
四 |
一 |
二 |
三 |
四 |
一 |
二 |
三 |
四 |
人數 |
60 |
45 |
30 |
15 |
60 |
45 |
30 |
15 |
40 |
30 |
20 |
10 |
40 |
30 |
20 |
10 |
【例題8·單選題】(2009年)市場調研人員在街頭進行抽樣訪問調查時,選擇那些離得最近、最容易找到的人作為調查對象。這種抽樣方法是( )。
A.偶遇抽樣
B.定額抽樣
C.主觀抽樣
D.滾雪球抽樣
[答疑編號716030402]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偶遇抽樣是指研究者根據現實情況,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作為調查對象,或者僅僅選擇那些離得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作為調查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