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復習都要持之以恒,是以下由233網校經濟師考試網為您提供的2016年初級經濟師考試工商管理章節精講班教輔,希望對大家的初級經濟師備考有所幫助!更多初級經濟師復習資料資料盡在本網站。
第四章 生產管理與控制
第一節 生產計劃
一、生產能力(掌握)
(一)生產能力概念
生產能力是生產系統內部各種資源能力的綜合反映,直接關系著能否滿足市場需要。
廣義生產能力
技術能力:人的能力和生產設備、面積的能力
管理能力:管理人員的管理經驗成熟程度、應用管理理論與方法的水平和科學態度與能力等
狹義生產能力
技術能力中生產設備、面積的數量、狀況等能力
一般所講的生產能力是指狹義的生產能力,即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在一定的生產技術組織條件下,全部生產性固定資產所能生產某種產品的最大數量或所能加工處理某種原材料的最大數量。
生產能力包括三個方面含義:
(1)企業的生產能力是按照直接參加生產的固定資產來計算的。
(2)生產能力必須和一定的技術組織條件相聯系。
(3)生產能力反映的是一年內的實物量。
單一品種的企業:可用具體產品作為生產能力的計算單位,如飛機廠的飛機架數
品種比較穩定的多品種成批生產企業:用代表產品或假定產品作為計量單位
生產多變的多品種單件小批生產企業:可采用能說明各種產品數量特征的某個重要技術參數作為計量單位,如大型汽輪機廠和大型發電廠用功率(千瓦)作為計量單位
(二)生產能力的種類
生產能力按其技術組織條件的不同可分為三種:設計生產能力、查定生產能力、計劃生產能力。
設計生產能力
含義:指企業在搞基本建設時,在設計任務書和技術文件中所寫明的生產能力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們對企業生產能達到的水平的期望,是企業在搞基本建設時努力的目標
適用情況:企業確定生產規模,編制長遠規劃和確定擴建、改建方案,采取重大技術措施
查定生產能力
含義:指企業沒有設計生產能力資料或設計生產能力資料可靠性低的情況下,根據企業現有的生產組織條件和技術水平等因素,而重新審查核定的生產能力
作用:為研究企業當前生產運作問題和今后的發展戰略提供了依據
適用情況:企業確定生產規模,編制長遠規劃和確定擴建、改建方案,采取重大技術措施
計劃生產能力
含義:也稱現實能力,是企業在計劃期內根據現有的生產組織條件和技術水平等因素所能夠實現的生產能力
作用:直接決定了近期所做生產計劃
適用情況:編制企業年度、季度計劃
(三)影響企業生產能力的因素
影響企業生產能力的各種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因素有以下三個:
1.固定資產的數量。固定資產的數量是指計劃期內用于生產的全部機器設備的數量、廠房和其他生產性建筑的面積。
? 設備的數量應包括正在運轉的和正在檢修、安裝或準備檢修的設備,也包括因暫時沒有任務而停用的設備,但不包括已報廢的、不配套的、封存待調的設備和企業備用的設備。
? 生產面積中包括企業廠房和其他生產用建筑物的面積,一切非生產用的房屋面積和場地面積均不應列入。
2.固定資產的工作時間。固定資產的工作時間是指按照企業現行工作制度計算的機器設備的全部有效工作時間和生產面積的全部有效利用時間。
3.固定資產的生產效率。固定資產的生產效率是指單位機器設備的產量定額或單位產品的臺時定額,單位時間、單位面積的產量定額或單位產品生產面積占用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