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通貨緊縮及其治理
一、通貨緊縮的涵義與標志
(一)通貨緊縮的涵義
通貨緊縮是指商品和服務價格的普遍持續下跌,表明單位貨幣所代表的商品價值在增加,貨幣在不斷地升值。
由于引起通貨緊縮的原因不同,通貨緊縮有狹義與廣義之分。
狹義的通貨緊縮是指由于貨幣供應量的減少或貨幣供應量的增幅滯后于生產的增幅,致使對商品和勞務的總需求小于總供給,從而出現物價總水平的下降。
廣義的通貨緊縮包括貨幣因素外,還包括許多非貨幣因素,如生產能力過剩,有效需求下降。價格下降的壓力不斷增大,從而可能形成物價的普遍持續下跌。
判斷某個時期的物價下降的是否是通貨緊縮,一要看通貨膨脹率是否由正變負;二要看這種下降是否持續了一定的時限。
(二)通貨緊縮的標志
通貨緊縮的基本標志應當是一般物價水平的持續下降,通貨緊縮的標志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把握:
第一,價格總水平持續下降。這是通貨緊縮的基本標志。
第二,貨幣供應量持續下降。
第三,經濟增長率持續下降。
二、通貨緊縮的成因與危害
(一)通貨緊縮的成因
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貨幣緊縮
弗里德曼和舒瓦茨認為,美國1920--1921年出現的嚴重的通貨緊縮完全是貨幣緊縮的結果。當然,貨幣緊縮往往是貨幣政策從緊的結果。不少學者認為,把貨幣政策目標定為零通貨膨脹是非常危險的。
2.資產泡沫破滅
3.多種結構性因素
全球的生產能力過剩和供給過剩,促使綜合物價長期下跌。
4.流動性陷阱
凱恩斯把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并未帶來利率的相應降低,而只是引起人們手持現金增加的現象叫“流動性陷阱”。貨幣政策將不起作用。貨幣供應量增加既然對利率沒有影響,也就無法改變投資和消費,增加總需求。
流動性陷阱的出現,使過量的現金轉化為公眾的手持現金或銀行儲備,并未使利率降低,不能刺激投資與消費增加,從而使經濟蕭條更趨嚴重。
(二)通貨緊縮的危害
1.加速經濟衰退
通貨緊縮導致的經濟衰退表現在三方面:一是物價的持續、普遍下跌使得企業產品價格下跌,企業利潤減少甚至虧損,這將嚴重打擊生產者的積極性,使生產者減少生產甚至停產,結果社會的經濟增長受到抑制。二是物價的持續、普遍下跌使實際利率升高,這將有利于債權人而損害債務人的利益。而社會上的債務人大多是生產者和投資者,債務負擔的加重無疑會影響他們的生產與投資活動,從而對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三是物價下跌引起的企業利潤減少和生產積極性降低,將使失業率上升,實際就業率低于充分就業率,實際經濟增長低于自然增長。
2.導致社會財富縮水
3.分配負面效應顯現
4.可能引發銀行危機
通貨緊縮有利于債權人而有損于債務人。
三、通貨緊縮的治理及我國的實踐
(一)通貨緊縮的治理
除少數經濟學家相信經濟的自我恢復能力外,凱恩斯主義主張政府通過赤字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貨幣主義者建議采用擴大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等手段振興經濟。許多國家都采取了適合本國的治理措施。
1.凱恩斯主義的政策主張
(1)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即增加貨幣供應量,壓低利率,以刺激投資與消費;(2)赤字財政政策,即政府要用舉債的辦法發展經濟,擴大有效需求。不過,凱恩斯認為應以財政政策為主,以貨幣政策為輔。其理由是貨幣政策有局限性,存在流動性陷阱。
2.貨幣主義的政策主張
堅持經濟自由主義,反對國家干預和貨幣政策最重要的經濟思想,提出以穩定貨幣,反對通貨膨脹為中心的政策主張。
其一,認為貨幣數量是經濟中唯一起支配作用的經濟變量,貨幣政策是一切經濟政策中唯一重要的法寶;
其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如果沒有相應的貨幣政策配合,就只能產生“排擠效應”,不可能產生“乘數效應”。
3.治理通貨緊縮的政策措施
(1)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主要包括減稅和增加財政支出兩種方法。
當然,增加財政支出只是彌補總需求缺口的臨時性應急措施:
(2)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有多種方式,如擴大中央銀行基礎貨幣的投放、增加對中小金融機構的再貸款、加大公開市場操作的力度、適當下調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等。貨幣政策的重點是:一是以間接調控為主;二是調控貨幣總量與調節貨幣層次相結合;三是在需求管理的同時兼顧供給管理;四是尋找穩定幣值、經濟增長和防范金融風險的結合點。
(3)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
要治理通貨緊縮,必須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就產業結構的調整來說,主要是推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形成新的消費熱點。
(4)推進金融制度建設
第一,建立并完善銀行內部風險防范機制。
第二,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第三,調整信貸結構,擴大信貸范圍,加大信貸資金的投入。
(5)其它措施
除了以上措施外,對工資和物價的管制政策也是治理通貨緊縮的手段之一。此外,通過對股票市場的干預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股票市場呈現牛市走勢,則有利于形成樂觀的未來預期,同時股票價格的上升使居民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上升,產生財富增加效應,也有利于提高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
(二)我國的通貨緊縮及其治理
治理通貨緊縮的穩健貨幣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1.下調利率
大幅下調了中央銀行存、貸款利率。準備金存款利率下調,限制了商業銀行在資產運用上減少貸款資產,增加中央銀行儲備資產的“套利”行為;再貸款利率下調有利于中央銀行吐出基礎貨幣,商業銀行降低融資成本。
2.改革存款準備金制度
3.增加基礎貨幣供應
通過收購外匯,增加基礎貨幣投放。
運用再貸款,增加基礎貨幣供應。
4.取消貸款限額控制
5.加大再貼現力度
6.發展公開市場業務
7.活躍貨幣市場
8.啟動消費者信用控制和不動產信用控制工具
9.加強“窗口指導”
10.貨幣政策緊密配合財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