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形態分析(圖表形態)
技術分析者認為股票或期貨價格圖上的特定圖案或花樣,具有不同的預測意義。根據不同圖表形態的不同意義,可將圖表形態分為反轉形態和持續形態兩大類。
在技術分析這種市場研究方法中,趨勢的概念是絕對核心,圖表分析師所使用的全部工具,其唯一目的就是輔助投資者估量市場趨勢,從而順趨勢而為,同時,圖表形態也是建立在趨勢等概念基礎上的。
主要內容
一. 趨勢和趨勢線
1. 趨勢
從一般意義上說,趨勢就是市場變動發展的方向。在通常情況下,市場不會直線發展,市場運動的特征就是波浪式的曲折前進,它具有相當明顯的峰和谷。所謂市場趨勢,就是由市場運動的波峰和波谷依次上升和下降的方向所構成的。
趨勢具有三種方向--上升、下降和橫向延伸。其中,上升趨勢就是市場運動的一系列依次上升的峰和谷;下降趨勢為一系列依次下降的峰和谷;橫向延伸為一系列依次橫向伸展的峰和谷。據保守估計,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價格處在水平延展的形態(參見圖11-1、圖11-2)。
趨勢不但具有三個方向,而且通常可以劃分為主要趨勢、次要趨勢和短暫趨勢三種類型。
2. 支撐和阻擋
支撐是指價格下跌到某一價位或價格區域,在其下方,遇到強而有力的買進,足以撐住賣方形成的壓力,致使價格在此止跌并回升。我們一般把市場趨勢運動的谷,稱為支撐,(見圖11-3-1)。
阻擋,與支撐相反,當價格上升到某一價位或價格區域,在其上方,賣方壓力擋住了買方的推進,于是價格由升轉跌。阻擋水平通常以市場趨勢運動的前一個峰值為標志(見圖11-3-2)。
如果要完整理解趨勢理論,就必須切實領會支撐和阻擋這兩個概念。如果上升趨勢要繼續下去,每一個相繼的支撐水平(低點)就必須高過前一個支撐水平;每一個相繼的阻擋水平(高點)也必須高過前一個高點。在上升趨勢中,若新的一輪調整一直下降到一個支撐水平,這或許就是該上升趨勢即將終結、或蛻化成橫向延伸趨勢的先期警訊,如果該支撐水平被有效擊穿,可能就意味著趨勢即將由升反轉為下降。
在上升趨勢中,每當市場向上試探前一個峰值阻擋的時候,一旦在上升趨勢中市場不能越過前一個高點,或在下降趨勢中市場無力跌破前一個低谷支撐,便發生了現行趨勢即將有變的第一個警告信號。市場就是通過支撐、阻擋等價格形態來構造自己的趨勢的。
只要支撐或阻擋水平被足夠大的價格變化切實的擊破了,它們就互換角色,演變成自身的反面,即支撐水平變成了阻擋水平,阻擋水平變成了支撐水平。
3. 趨勢線
趨勢線就是圖表分析師使用的最簡便也是最有價值的基本技術工具之一。所謂趨勢線就是指將價格波動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繼低點或高點連成的線。它有三種基本類型:上升趨勢線、下降趨勢線、橫向趨勢線。
(1) 上升趨勢線,即是由依次上升的向上反彈低點連接而成的直線(見圖11-4-1)。
(2) 下降趨勢線,即是連接依次下降的上沖高點連接而成的直線(見圖11-4-2)。
(3) 橫向趨勢線,即通過連接橫向波動中的水平低點的直線。
趨勢線在圖表形態的構造、分析中,具有重要的預測功能。
首先,趨勢線具有支撐線或阻擋線的作用。一般的說,上升趨勢線可視為一條支撐線,當市場處于上升趨勢時,中間的價格調整一觸到趨勢線,便會立即反彈,并繼續上升,而且上升趨勢線上被觸及的點越多,其支撐力就越強。而下降趨勢線則可視為一條阻力線。當處于下降趨勢時,中間反彈一觸及趨勢線,便會馬上回落,繼續下跌。同樣,下降趨勢線上的點越多,阻力就越強。
其次,趨勢線具有預測市場走勢的功能。趨勢線反映了市場過去波動的態勢,若趨勢沒有結束,市場很可能繼續沿著趨勢線的既定方向發展。當趨勢走到盡頭,趨勢線被有效突破后市場走勢就會發生變向,當然并不一定是市場反轉。扇形原理是確認趨勢反轉的重要原則。該原理認為,在有時候,當趨勢線被突破后,價格先是有所下跌,然后再度上彈,回到原上升趨勢線的下邊(該線此時已演變成阻擋線了)。在圖11-5中,價格跌破1線后,再度彈到1線下邊,但未能向上穿越1線,此時我們可以作出新的一條趨勢線(2線)。隨后2線也被向下突破,然后價格又一次彈回,向上試探2線未果,于是可得到第三條趨勢線(3線)。第三條趨勢線若再次被突破,就意味著價格將趨勢下跌。因此,第三條趨勢線被突破是趨勢反轉的有效信號。
4. 反轉日
反轉日,是一種特別的圖形,它一般發生在市場頂部或底部。
頂部反轉日是指在上升趨勢中,某日價格達到了新的高位,但當天收市價卻低于前一日收市價。見圖11-6-1。而底部反轉日則指在下降趨勢中,某天市場曾跌出新的最低點,但當日收市價卻高于前一日收市價。見圖11-6-2。其中,反轉日應對應著叫大的交易量,其交易量越大,作為近期趨勢可能反轉的信號,其分量也越重。
反轉日本身并不具有重要意義,但因時而異,它很可能演化成市場趨勢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因此,對此形態我們應結合其它技術工具嚴密注視。事實上,許多當日反轉僅代表了既有趨勢的暫時休整,之后趨勢仍繼續前進。而真正的關鍵反轉日才標志著一個重要市場轉折點。
二.反轉形態分析
反轉形態是指趨勢正在發生重要反轉的形態,最常用的五種主要反轉形態有:頭肩頂、雙重頂(底)、圓形頂(底)、V字頂(底)及直線底。
所有反轉形態共有的基本要領是:
(1) 市場事先存在趨勢,這是所有反轉形態存在的前提。
(2) 重要的趨勢線被突破,是現行趨勢即將反轉的第一個信號。
(3) 頂部行態所經歷的時間通常短于底部形態,但其波動性強。
(4) 底部形態的價格范圍通常較小,但其醞釀時間較長。
(5) 交易量在驗證市場向上突破信號的可靠性方面,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1. 頭肩行反轉形態:
這種反轉形態是最著名、最典型的形態,其他絕大多數反轉形態僅僅是它的變體。
(1)頭肩頂:
這是一種市場趨勢由上升轉為下跌的形態,通常出現在牛市的盡頭。它由一個主峰和兩個低峰(左肩和右肩)組成(圖11-7),有時還會出現復雜形態,即雙頭或雙肩。由峰底連成的支撐線稱為頸線。
一般來講,左肩和右肩(A和E)的高度差不多相同,頭(C)比兩肩高。當收市價居于頸線(2線)之下時,且無法再越回頸線,形態就完成了。
在成交量方面,從左肩到右肩的發展過程中,成交量呈階梯下降,特別是右肩的成交量有顯著的下降,顯示市場的購買力已大大減弱,但當頸線跌破時,成交量驟增,顯示市場拋壓大增,市場上升趨勢完成逆轉,下降趨勢正式形成。 形成頭肩頂的要素如下:
a.事先存在上升趨勢。
b.左肩(點A)伴隨著較重的交易量,且之后市場向下調整到點B。
c.以較輕的交易量上沖到新高點(點C)。
d.隨后的下跌低于前一個峰(A點處),且接近前一個向上反彈低點(點D)。
e.第三輪上沖(點E)具有顯著減輕的交易量,但無力達到頭頂高度(點C處)。
f.收市價低于頸線(2線)。
g.反撲回至點G,一般點G低于頸線(2線),然后下跌至新低點。
h.此形態下跌目標至少從頸線突破點向下量起,約等于從頭到頸線的垂直距離,即圖11-7中HI≥CJ。
(2)頭肩底:
頭肩底形態在圖形上與頭肩頂正好相反,其技術意義也與頭肩頂相反,在右肩形成并突破頸線后,預示大勢由熊市轉為牛市(見圖11-8)。
頭肩底和頭肩頂最重要的區別在于與圖形配合的交易量不同。在判別頭肩底形態及其突破的時候,交易量的驗證作用更為關鍵。表現為成交量從左肩到右肩逐漸增大,在突破頸線后驟增,買力更大,只有強大的買力才可能使市場趨勢完全逆轉。
頭肩頂有其復雜形態,也有其流產的形態。值得注意的是本圖形偶爾也會充當調整形態,則不是反轉形態。
(3)復合頭肩底(頂):
復合頭肩底(頂)是經過比較長時間形成的復雜頭肩形。其形狀一般有三種:
A. 一般的形式是由大小相等的兩個左肩,一個頭部(底部)及兩個大小相同的右肩組成。
B. 由兩個頭部(或底部)以及左右兩邊的一個或兩個以上的肩部形成。
C. 頭部(或底部)不明顯,左右兩邊則各兩個肩部。
2. 雙重頂(底)
(1) 雙重頂
雙重頂是由兩個等高或幾乎等高的峰組成的圖形,它是市場大勢由升轉跌的一種形態。該形態的完成是以突破頸線為標志,其中頸線的所在處,是畫一條平行線通過雙峰中的低點。其下跌幅度由跌破頸線計起,至少等于從雙頂最高點至頸線的距離。成交量方面,表現為由大轉小,突破頸線后會驟然放大。
(2) 雙重底
雙重底從圖形上看正好與雙重頂相反,它是市場趨勢由跌轉升的一種形態。該形態的形成也以突破頸線為標志。其上升幅度至少等于從雙底最低點至頸線的垂直距離。成交量方面,表現為由小逐漸轉大,表示買方紛紛入場。
(3) 三重頂(或底)
市場在選頂或盤底過程中,若是趨勢原始反轉,時間就會拖長,因此由雙重頂(或底)就會演變成三重頂(或底),其技術含義與雙重頂(或底)相同。
3. 圓形頂(或底)
(1) 圓形頂
圓形頂是市場價格由升轉跌的一種形態(見圖11-9)。該形態表示,經過一段買方力量強于賣方力量的升勢后,買方趨弱而賣方力量卻逐漸增強,二者力量基本上均衡,此時價格會呈現上下波動基本水平的狀態,成交量也減少至交易幾乎停頓的狀態,價格走勢為一弧形。如果賣方力量繼續增強且超過買方,價格便回落。但開始跌勢并不明顯,到后期市場完全由賣方控制,跌勢告急,預示市場下跌之勢將轉大。
(2) 圓形底
圓形底是市場價格由跌轉升的一種形態。它的圖形正好與圓形頂相反,演講過程也與圓形頂相反。 4. 直線底(或頂)
直線底(或頂)是價格由橫盤轉升(降)的一種形態。該形態演進過程是,價格較長時間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橫向移動,成交量很小,價格在圖表上形成一條近似直線的形態。經過一段時間的小步移動后,價格和成交量突然發生驟變,價格大幅上揚(下跌),成交量突增(見圖11-10)。
在上海股市中,一些大盤股如金杯、石化等股票經常會走出這種形態。
5. V形頂(或底)
(1) V形頂
V形頂是價格急速升抵高峰后,因行情逆轉所形成的一種急速下跌形態。在成交量方面,頂部對應著放大的成交量(見圖11-11)。
(2) V形底
V形底是一種快速的回升反轉形態,其形態與V形頂正好相反。